11月7日,立冬,雨。
古人说,“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次日,古语应验,天气逐渐由雨转雪,降下了利川首场大雪。据了解,这是多年来,冬天降雪最早的一年。
“我的生日是十月初十,近30年来,雪从来没下过这么早。”老人徐世平说。
雪意渐浓,朝着变大的方向。说好的美景,变成了灾难。
“上级虽没有提示信息,但雪有下大的趋势,我们要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市政府办副主任、市应急办主任赵玉超通知应急办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严阵以待。
“35千伏南柏线过流Ⅰ段跳闸,35千伏团河线跳闸!”
“老318国道,大雪压断大树,横断公路,请立即清障,保障公路畅通。”
“刚刚睡着,哗的一声,屋后的大树倒下来砸在二楼的天井上,吓出我一身冷汗。”团堡镇黄泥坡村14组村民刘绍典说。
8日的子夜,国电公司、交警大队、消防大队的值班电话响个不停。抢险、排险、救灾,救援队伍奋战一夜。
各地灾情,牵动着市委、市政府的心。9日一大早,州委常委、市委书记沙玉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迅速成立了以市长张涛为组长的雪灾应急救灾领导小组,组建起多个抗灾救灾工作专班,赶赴各乡镇组织开展抗灾救灾减灾,保障道路安全通畅,恢复供电、供水、供气,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安置好受灾群众,组织好灾后重建和恢复生产。
该市应急办下发《关于做好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应对工作的通知》,对农业、民政、交通、住建、水利、电力及通讯部门应对雪灾的职责和工作进行了梳理和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全面落实防范应对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恶劣灾害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一时间,民政、交通、农业、住建、水利、电力、交警等部门应急救灾工作专班火速赶往灾区,抢通受阻道路,指挥道路交通,抢修供电、供水、供气管网,恢复正常通讯,指导农业生产自救,安置救助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10余支电力应急抢险队伍,赶赴深山巡线清障100余公里;300余位民警上路奔赴冰雪一线,维护车辆安全,清除道路障碍;14个核灾工作小组分赴各乡镇、办事处核灾,安置受灾群众;求男台村龙腾果园草莓基地,基地员工与村支两委人员一道,成功抢救出20个草莓大棚……市委、市政府统一指挥,各部门协同作战,干群携手妥善应对,全面打响抗击冰雪战役。
团堡、谋道、柏杨、沙溪、南坪是重灾区,各乡镇已启动《恶劣天气应急处置预案》,组织驻村公务员、村支两委动员群众开展抢险救灾,查看受灾群众基本情况,并及时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积极抢通救援通道,开展生产和生活自救。
目前,各地抢险救灾工作正有序展开,供水、供电、供气和通讯在逐步恢复当中。所幸大雪未造成人员伤亡。
今冬的第一场雪正是拉尼娜现象立冬后的首次反映。拉尼娜现象,又被称为是“反厄尔尼诺”现象或“冷事件”,预示着冬季的极寒天气。有网友笑称:这个夏天被“热哭”,这个冬天又将被“冷哭”。
据省气象局预测,今冬(2016年12月-2017年2月)平均气温偏低,冷暖变化幅度大,有明显的阶段性低温雨雪冰冻过程,最冷时间段可能出现在1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这个冬季,或将是一个寒冬。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考验了利川的应急反应能力,也为今冬应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性天气敲响警钟。
来源:中国利川网 记者 牟新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