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至2日,记者跟随利川考察团到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考察中心城市棚户区改造、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情况。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利川学习呢?从今天起,本网刊出《保山考察》系列报道,看看利川考察团是如何取经的?
云南省城乡投资公司负责人向利川考察团介绍情况
“这里的棚户区改造大规划、大手笔,不仅规模大,并且配套设施健全,这个水平我们还远远落后。”7月1日,利川考察团参观了保山市隆阳区的棚户区改造项目红花一期。
红花一期2015年6月就已经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是该区第一批建成的棚改工程。现场,22栋高楼拔地而起,配套设施健全、运行有序,利川考察团参观了其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电动车停放及充电区、地下停车场。
红花一期
“我们都是按照群众的要求来配套的。为提高安置房建设品质,安置区经济技术指标均优于同期房地产开发项目,并同步配套建设了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办公、商业等设施。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此地的基层组织建设。”隆阳区负责人介绍。
云南省棚户区改造项目通过国家开发银行总行评审获贷款达490亿元,其中,保山占到其中的三分之一,达167亿元,是目前云南乃至全国获棚户区 改造项目国开行贷款最多的地级市。截止2016年6月,该市累计完成投资88.25 亿元,占总投资的52.8%;实物建房17735套,已建成8039套,在建9696套;涉及征地2.24万亩,已征地1.4万亩;涉及拆迁1.2万户, 已签订拆迁协议3927户、拆除3158户,2016年和2017年还需拆迁8070户。隆阳区是保山中心城市棚户区改造的主战场,近年来,在区委、区政 府的坚强领导下,隆阳各项工作推进较快,尤其是在棚户区改造、综合管廊建设、违建整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多次受到国家、省市的肯定。
红花一期便民服务中心
“隆阳区的棚改工程容积率为2.2,绿化率大于35%,小区功能配套完善,品位很高。这里高起点规划新区,三年内把规划新区内的房屋、坟迁完,这种力度值得我们学习。”利川市住建局局长王智清感叹。
在棚改征地拆迁过程中,隆阳区的工作经验可概括为:3个方式、2个奖励、5个补助、实行干部6包。
3个方式,即采取3种方式安置:货币安置、产权调换、规划区外安置。2个奖励,即出台2个奖励政策:一是在房屋征收公告发布前签订提前申请书 的,给予人均5000元奖励。二是在公告发布第一时间段签订协议的,给予搬迁面积奖励(永久性建筑面积100元/平方米、简易房70元/平方米)。5个补 助:一是对产权调换和选择规划区外安置的,每月给予每户每平方米8元的过渡补助。二是按每平方米20元一次性搬家补助。三是对货币安置和选择规划区外安置 的,给予水、电、气、电信补助。四是对产权调换的,给予每人每年1200元的生计补助,按年领取40年。五是选择货币化安置且在隆阳区范围内购买商品房的 给予600元/平方米购房补助。实行干部6包:包宣传入户动员、包签订协议、包领款搬家、包房屋拆除、包安置入住、包生产发展。
红花一期幼儿园
“在征迁过程中,我们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帮助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如在李家屯征迁中,结合当地豆腐产业发展实际,在群众过渡地点就近就便新建 厂房,集中集约发展壮大豆腐产业,并组织群众到外地学习先进技术。”该区积极探索被征地群众实现同城就业、农民就地市民化的棚户区改造新模式,结合城市产 业发展,通过组织就业培训、供需见面会,依托工贸园区、义乌国际商贸城为被征迁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并为需要创业的群众提供小额创业贷款。
正在建设的红花二期
“光有好的措施不够,最重要的是在执行政策中坚持一个政策、一个标准,‘一把尺子量到底’,形成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安定有序的良好征迁格局。”为做好安置房分配工作,该区成立了安置房选房工作综合领导小组,抽调专职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安置房选房及“两证”办理。
为确保安置群众“搬得进来、住得下去”,区政府专门指定隆阳广厦公司负责物业管理,解决了安置群众入住后没有物管服务的难题,全面提升了群众的 居住品质。同时,为被征迁群众提供社会保障,就近安排就医就学,并丰富群众文体娱乐生活,逐步引导被征迁群众向城市居民生活方式转变。
来源:中国利川网 中国利川网 记者 傅小棠
(责任编辑:秦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