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唐崖发生47万方滑坡灾害
3栋房屋倒塌 70户251人已按预案安全转移
州政府启动III级应急响应 抢险正有序进行
6月21日,受强降水影响,咸丰县唐崖镇发生严重滑坡地质灾害,总面积3.91万平方米,总体积约47万方,直接威胁21栋房屋70户251人和S463省道的安全。
7月1日,州政府启动III级应急响应,要求全力抢险救灾。70户251人,已于此前按预案有序转移。
7月3日晚,3栋房屋轰然垮塌……无人伤亡。目前,应急抢险正有序进行。
70户251人安全撤离
3栋房屋倒塌无人伤亡
“就在3号晚上,唐崖人家等3栋房子垮塌,以前我们还以为‘小题大做’,没那么严重,幸亏我们早就搬出来了。”7月5日,记者来到唐崖集镇,受灾百姓还在讨论着这次滑坡。
滑坡发生在6月21日,位于咸丰县唐崖集镇桂花村9组(尖山大桥至集镇方向250m-450m),滑坡平面呈扇形,分为东、西两个变形区,总面 积3.91万平方米,平均厚12米,总体积约47万方,直接威胁21栋房屋70户251人和S463省道的安全,间接影响监视居住区13栋9户35人。
由于连日降雨,滑坡体处于加速变形阶段。自5月以来,东侧变形明显加剧,主要危及边坡下部1栋四层楼房,经过早期应急治理,险情得到初步控制。
6月24日凌晨3点,全镇干部紧急出动,冒雨转移疏散群众,70户251人按预案全部安全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
6月24日上午,西侧斜坡中部出现一条长约150m的贯通性裂缝,缝宽100-300mm,西侧变形区前缘居民张树等4栋房屋开裂变形,唐崖人家等2栋房屋向东产生倾斜,有随时倒塌的可能。
7月3日,位于西侧变形区“唐崖人家”等3栋房屋倒塌。“唐崖人家”是一家集住宿、餐饮于一体的7层农家乐,精装修,开业不久,如今已成一片废墟。
记者见到了住在集镇“唐崖客栈”客房里的受灾群众郑术云,郑术云正在给女儿辅导作业,见到陌生的记者进来,小女孩腼腆地躲在妈妈身后。房间里摆 放了三张床,干净的被褥叠放在床头,电视桌上堆着一些孩子的零食。郑术云说,政府给他们每人每天发放了50元临时生活补助,生活上没有顾虑。
和郑术云一样,临时安置在“唐崖客栈”的一共有7户35人,每天有工作人员喷洒消毒药水,所有房间闻不到一丝异味。
记者了解到,转移疏散的群众少部分安置在宾馆,多数村民则投亲靠友避险。
专家“把脉”:
崩坡堆积体结构松散遇大雨仍可能下滑
“没得专家带路,是不能进入的。”记者想进入滑坡地段探个究竟,却被民警拦在封锁区外。封锁区关卡处有四顶蓝色的帐篷,用于接待群众来访。
在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江亚鸣的带领下,记者进入封锁区。
地质专家江亚鸣查看滑坡体裂缝。
扛沙袋“压脚”
封锁区西侧三栋房屋已成废墟,部分房屋出现裂口。近50名工人正忙着扛沙袋,呈梯状堆砌。“要把沙袋堆好,增强抗滑力。”江亚鸣指导着抢险工人 堆沙袋,咸丰县国土资源局、唐崖镇政府干部在现场部署沙袋“压脚”。目前已完成前缘“压脚”600立方米,仅编织袋就用了3.3万个,工人最多时有百余 人。
沿着小路,记者爬至滑坡体后缘山林,可见滑坡体已被覆盖上薄膜。在半山坡,有一条长约150米、宽约100至300毫米不等的贯通性裂缝,已被 抢险工作人员用黏土回填,并覆盖薄膜,防止雨水下渗。山林中安装着自动化裂缝监测设备,能把滑坡位移速率精确到0.01毫米,且能及时快速反馈数据。滑坡 现场已设立裂缝监测点5个、大地形变监测墩监测点6个,落实专人24小时监测。
在半山坡,有泉水涌出,排险人员已经挖好沟渠,用波纹管将水抽走。“地下水饱和,山泉水丰富,前缘坡度陡,持续多日的强降雨使陡坡失去‘站力’,这应该是滑坡的主要原因,”江亚鸣介绍说,“如果再遇强降雨,有继续滑坡的可能。”
州政府启动III级应急响应
多部门全力开展应急抢险
走出关卡时,还得登记销号。值守民警称,即使工人进出,也要登记、报数。为了确保安全,每天有2名带班领导,5名镇干部和3名民警在关卡24小 时值守,全镇所有干部都参与了这次特殊的任务。唐崖派出所所长刘建兴告诉记者,派出所6名干警全天候参与应急值守,有的干警已连续多天没合眼。
江亚鸣回到简易办公室,找来咸丰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辉,对照滑坡应急避险图,结合最新进展,研究治理方案。
王辉介绍,唐崖集镇地质灾害发生后,省委书记李鸿忠作出重要批示,省国土资源厅地灾防治工作检查组及地灾应急中心领导先后前来检查指导,提出了 具体防治措施。咸丰县人民政府启动蓝色预警和Ⅳ级应急响应,成立抢险救援应急指挥部,组织县国土局、县交通局、县公安局、县民政局、唐崖镇、县供电公司等 相关部门组建综合协调、应急抢险、转移安置维稳等9个工作组开展抢险救援,划定危险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对灾害区域内人员及物资进行撤离;安排技术人员 24小时监测;明确预警机制,设置高音喇叭、铜锣等,遇紧急情况及时发出预警通告;对滑坡体下方公路实行交通管制,树立警示标牌,砌筑砖墙隔离危险区;切 断灾害区域高压电线,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7月1日,随着滑坡险情加剧,州政府启动III级应急响应。
“今天的监测数据显示下滑速率慢,但夜间可能下雨,各值班人员必须高度警惕。”这是7月5日下午4时“碰头会”达成的共识。
来源:恩施晚报记者刘德国 通讯员李维君 罗玉龙
(责任编辑 周诗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