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视频|绝壁凿出路 天堑变通途
2016-06-30 21:52 云上恩施

云上恩施报道 (记者 吴曦 建始台) 2002年,王光国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的王光国仔细思考后认为,父亲已经带人基本打通了村子以北的路,而村子以南这条路更加重要,因为它与集镇、铁路、高速公路以及318国道最近。经过反复勘察,王光国决定发动全村力量,从洋芋河两岸的悬崖绝壁上修建一条7.5公里长的通村公路。然而,他的想法一经提出,就遭到村里所有人的反对,包括自己的父亲。

面对大家的反对和顾虑,王光国并没有动摇。 他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多方走访,四处沟通。在2005年的村民大会上,他当着全村老少的面,表达了自己愚公移山一样的决心。王光国的誓言终于打动了村民,激活了他们修路求变的强烈愿望。而得到支持的王光国更是倍受鼓舞,他卖掉养猪场,拿出自家所有积蓄作为修路的启动资金,村民们有钱的捐钱,没钱的捐猪、捐牛、捐鸡蛋。

一声炮响,店子坪村全民修路的动人画卷随之展开。70多岁白发苍苍的老人、拖儿带女的留守妇女、全部出动的一家三代,质朴的村里人在王光国的带领下,义无反顾的奋战在悬崖绝壁之间。哪怕缺钱、缺物质、缺机械设备。一天一双手套,一月一双胶鞋,人力修路的艰辛可想而知。最揪心的却是2006年3月18日那天,村民历经一个冬天在河谷上垒起的一道20米长的驳岸瞬间垮塌,在场的男女老少忍不住相拥而泣。

这次事故不仅仅给了王光国很大的打击,也彻底摧垮了村民们咬牙修路的信心。 整整半年时间,村民们都保持了沉寂。从打击中走出来的王光国却不愿放弃。他重新拿起工具回到修路现场,而这一次,跟在他身边的只有四个党员。

又是半年时间,王光国带着四个人终于修通了跨方的路段,也修复了村民们失去的信心。慢慢的,围拢在他们周围的村民越来越多。 在悬岩上,他们腰系绳索像荡秋千一样一锤一锤打炮眼;在半山腰,他们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铲一镐撬石块。喝山泉水解渴,吃烤土豆充饥,早出晚归,年复一年。他们用钢钎、铁锹一点一点凿、一寸一寸抠。从2005年初到2010年的6年里,王光国带领村民累计投义务工35000多个,开挖土石2.2万余立方米,终于从悬崖上凿出了一条长2.5公里的毛公路。用不到16万元“三材”款完成了180余万元的货币工程量。

2014年4月,在省州县各级政府的帮助下,店子坪大桥通车,店子坪人终于实现了几代人的出山梦。如今,通村的7.5公里公路已铺成了水泥路,店子坪至高坪青花全长11.7公里的断头路已打通,路面已经硬化,洋芋河跨河大桥顺利实现了通车,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已基本解决。 三年修不通,五年!五年修不通,十年!这代人修不通,下一代接着干,总要修通这条路!工地上只要还有一个人,我就一定会奉陪到底!再坚硬的岩石,也硬不过人的意志,再难的路,也会在脚下延伸。 ——王光国 

来源:恩施新闻联播

(责任编辑 朱晓涵)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