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恩施市举行第26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
2016-06-24 13:31 云上恩施

活动现场。

发放宣传资料。

今年6月25日是第26个全国“土地日”,国土资源部确定今年的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6月23日,由恩施市人民政府、州国土资源局 主办,恩施市屯堡乡人民政府、恩施市国土资源局、恩施市文体新广局在屯堡乡政府广场举行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向市民宣传保护耕地的相关法律法规。

在活动现场,恩施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为市民提供政策咨询、发放宣传资料等,恩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展演中心还为市民献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节目,节目期间穿插的有奖问答更是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据了解,恩施市已从6月20日启动第26个全国“土地日”主题宣传周活动。活动期间,该市围绕“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宣传主题,贯彻落实党的十 八大和十八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宣传土地资源国情、国策和法律法规。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和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省创建活动,大力宣传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重大科学决策,深入阐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宣传“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的重大意义。

国土资源部连续多年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主题开展纪念土地日系列宣传活动。题相似,意不同。随着“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逐渐深入人心,“节约集约”已成为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战略。面临人多地少、土地质量总体不高的基本国情,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也从 来没有改变。有数据显示,我国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排在百名之后,其中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但我国人均 建设用地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粗放扩张的发展模式不仅对耕地资源形成挤压,还挤占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空间,致使国土空间开发严重失衡。

恩施市山多地少,人均耕地仅1.48亩,且耕地后备资源十分匮乏。加之灾害损毁、建设占用,耕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恩施市要求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努 力,切实保护好耕地,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要进一步加强基本农田保护,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加大基本农田整治力度,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严格土地用途管理,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五个不准”制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行为,确保全市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 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

知识简介

1、土地资源国情:

人均耕地少、耕地质量总体不高、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从人均耕地看,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52亩,较1996年第一次土地调查时的人均耕地1.59亩有所下 降,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从耕地质量来看,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总体偏低,中、低等耕地面积占耕地评定面积的70.6%。同时,我国土地资源粗放利用 的现状还没有根本转变。因此,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现在仍然十分必 要。

2、土地资源形势: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继续增长,我国人均耕地下降,耕地后备资源不足,耕地资源约束将进一步加大等问题日趋严重;城镇和农村居民点闲置低效用地占的比例 比较高,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结构失衡,人均城镇用地、人均村庄用地均超过了国家标准上限;经过多年高速发展,一些城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明显减弱,水土 资源不足、土地污染等问题凸显。而一些地方摊大饼、粗放式的发展方式没有改变,以过度消耗土地资源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方式普遍存在,部分行业和领域超标准用 地、浪费土地的情况依然突出,这些问题进一步加剧了土地供需矛盾和资源承载压力。

3、“十三五”期间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目标: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时期土地资源约束性指标包括:全国适宜稳定利用的耕地保有量在18.65亿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在 15.46亿亩以上,确保建成高标准农田8亿亩,新增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在3256万亩;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降低 20%,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力度进一步加大,用地控制标准体系健全,节地技术不断推广应用。

政策解读

1、如何推进土地资源全面节约与高效利用。

2016年1月,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提出,一要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树立节约优先、集约节约利用、提高资源产出效率,有效发挥市场的决定性配 置资源作用。二要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土地整治,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三要实施建设用地总量 和强度双控行动。四要全面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分类推进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对特大城市、超大城市和资源环境超载的城市,加快划定永久性开发边界。有效管 控新城、新区和开发区规模无序扩大,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五要大力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城市化地区,着力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

2、耕地保护有什么要求。

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对耕地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耕地数量保护方面。强化土地利 用规划、计划管控,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 不得占用。规定不宜耕种且有损生态、退耕护岸、还林还草等耕地退出基本农田,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占水田补旱地现象。二是 耕地质量建设方面。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与监测,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建设;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

3、违反土地法律法规的后果是什么。

农村村民非法占用土地建住宅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土地上新建的房屋。

非法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大量毁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违法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矿、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没收建筑物,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宣传口号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

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毫不动摇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管好用好土地资源。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发展是硬道理,节约是大战略。

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

珍惜土地资源,节约集约用地。

来源:恩施晚报 记者刘学成 通讯员李钢 黄晓 刘双凤

(责任编辑 李珊珊)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