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大自然对恩施州的恩赐。
“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两大世界级资源成就“世界硒都”美誉。
硒,从化学角度来说,是一种元素;从营养学角度来说,是人体必需的微量矿物质营养素;而对于38万咸丰人来说,则承载着兴州富民的期盼。
经济在不断发展的硒产业中阔步前进,百姓在不断壮大的硒产业中得到实惠。咸丰紧紧围绕唐崖土司城遗址这一世界级文化名片,打响“唐崖”和“富硒”两大品牌,助推两张世界名片的有机嫁接,让咸丰的唐崖富硒产品俏走全国、迈向世界,魅力咸丰“硒”引力不断提升。.
一
9月24日,第三届硒博会经贸洽谈签约暨名优硒产品颁奖仪式在州文化中心举行,121个硒产品被专家组评定为中国名优硒产品或中国特色硒产品,咸丰县蓝河农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蓝河”牌小村红衣米花生(精装)等5种产品榜上有名。
“今年全乡种植的8000余亩红衣米花生喜获丰收,当地农民可年增收4200万元。”
“一袋1公斤的高档礼品花生最高卖到了200元,价格是普通花生的10多倍。北京、上海的客户一订就是上百件。”咸丰县蓝河农特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秦久云说。
作为红衣米花生的“代言人”,十年来,秦久云带着山里的土特产走进各大展览会,一次次将红衣米花生推出大山,推向国内市场,跨进美国、日本等国际市场。
小村乡蓝河两岸以沙壤土为主,富含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十分适宜花生的生长。据《咸丰特产》等相关资料,自清朝同治年间就有种植红衣米花生的记载。
如出一辙,台湾一客商现场品尝了奇泉茶业(咸丰)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高品质奇泉特级老鹰红茶叶后,当即签下60万元的生产订单。
“受到茶叶爱好者的极大点赞,主要源于‘老鹰红’茶的原生态、富硒、无公害、有机食品等优势。”公司负责人熊金玲介绍。
老鹰茶树生长在湖北省武陵山海拔800-1500米的富硒二高山地带,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为茶叶提供了极为理想的生长环境,被评为湖北最受欢迎的十大茶叶品牌、“恩施八宝”及特色硒产品。
二
是什么让小村红衣米花生、奇泉老鹰红茶叶如此贵重、热销,真正成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富‘硒’是最大的卖点。”咸丰县硒资源局负责人官明亚感慨。
9月24日,在第三届硒博会经贸洽谈签约暨名优硒产品颁奖仪式上,咸丰县正式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个,协议(合同)金额达5.28亿元。同时,现场达成采购协议3.1亿元,涵盖唐崖硒茶、唐崖硒米等16个特色项目,唐崖品牌系列产品受追捧。
2007年以来,咸丰县始终坚持“绿色、生态、富硒”的特色发展方向,充分利用“全国首个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等金字招牌,共成功洽谈与硒资源有关的项目17个,引进与硒资源有关的企业20余个,建成了70万亩以上富硒茶叶、特色水果、高山蔬菜、地道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推出“唐崖硒茶”“唐崖硒米”等系列产品。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咸丰县立足自身优势,开启了富硒产业发展的新篇章。
2007年至2016年,我县共成功洽谈与硒资源有关的项目17个,引进与硒资源有关的企业20余个。同时,县财政还调度了2500万元,用于培植壮大硒产业龙头企业。
咸丰县被农业部和湖北省认定为全国有机农业(茶叶)原料基地示范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示范县、湖北省乌龙茶第一县,“咸丰帝茶”商标被国家工商总局登记认定为集体商标,小村“鸡腿白术”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产品保护认定……
咸丰县“馨蕊源”牌茶叶、“硒源山”茶叶获得湖北省著名商标;“四洞峡”百花蜜、“克肥克”魔芋粉荣获第十一届武汉农业博览会金奖;“玉叶春乡”荣获上海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有机茶风味鉴评竞赛“最佳风味奖”。
一块块金字招牌落户咸丰,成为咸丰富硒产品走出咸丰的“敲门砖”,硒产品销往港澳台、日本、韩国及欧美市场。
三
硒博会现场,陈向瓜子销售火爆,所有展品24日销售告罄;水车坪合作社红心猕猴桃供不应求,救心菜格外受宠;仁仁硒茶展销的二仙雪乌龙茶和奇泉公司的老鹰红茶香四溢,客商品尝后纷纷下单订购……
“除了花生、茶叶,咸丰县红树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大雁、野鸡、野鸭、蔬菜也是富硒产品也同样深受市场青睐。”官明亚说,这些大雁、野鸭、山鸡等特色禽类第一、第二届硒博会上相继获得名优硒产品、特色硒产品称号,产品销往国内其他省市及港澳台地区。
“我们还带领周边村民进行分散养殖。”积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示范园区的带动作用,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红树林野生动物驯养繁殖有限责任公司通过订单养殖,带动忠堡镇及周边地区1000多农户年增收近2000万元,户均年收入增加万元以上。
“去年,我们的洪山菜薹在央视7套《每日农经》栏目播出了,对菜薹的品质、口感,尤其是富‘硒’特点给了高度评价,更赞它是富‘硒’的‘金殿玉菜’。”咸丰忠堡旭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坤说起自己的洪山菜薹兴奋不已。吸收了富“硒”元素,洪山菜薹营上市卖到每公斤20元,年创纯利润50万元。
富硒蔬菜基地,以反季节蔬菜、设施蔬菜为代表的产业特色进一步凸显。去年,我县发展蔬菜15.34万亩,食用菌1000亩,实现产值1.92亿元,传统蔬菜也成了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我们所有的硒产品将在这里展出推广。”据了解,集产品检测、产品展示等为一体的1000余平方米多种功能富硒展示中心正式启动运营,咸丰富硒产品将从这里跨进“线上下单,线下售后”的新互联网时代。
利用和发挥“硒”资源优势,让“硒”资源热起来,让“硒”市场活起来,咸丰正在富硒的土地上播种、收获,脱贫致富。
来源:咸丰新闻网 记者 宋海燕
(责任编辑 李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