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鹤峰,茶道悠悠,香飘万里。
9月30日,鹤峰县富硒茶叶板块、鹤峰县现代农业板块启动暨企业股权挂牌仪式在武汉光谷资本大厦一楼交易大厅隆重举行,该县18家企业成功登陆湖北四板市场。这是该县富硒茶叶、现代农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如今,鹤峰茶叶面积达35万亩,居全省第一。
在高山云雾之间,在绿色茶海之巅,从清朝“茗贡”远销海外到鹤峰富硒茶叶成为该县脱贫奔小康的支柱产业,记者一路找寻鹤峰茶叶的发展路径。
产业规模之路
零散种植到规模化发展,这不是一个个数字的简单叠加,产业发展背后凝聚着茶叶企业的心血,更凝聚了党委、政府和茶农的坚守。
茶,在鹤峰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明清时期,鹤峰茶就被称为“茗贡”,远销海外,更被英国人称为“皇后茶”。
发展硒茶,兴旺一县。历届鹤峰县委、县政府都把茶叶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将其列为绿色产业集群之首,确定为全县农民增收的第一财源、产业发展的第一重点、对外开放的第一张名片。
2015年,鹤峰县着力创建“全国有机茶叶示范基地”,全县有机茶认证企业达到10家,认证茶园面积1.6万亩。全县9个乡镇共184个村产茶,茶农3.5万户,从业人员14万人。全县现有各类茶叶加工厂1100余个,其中注册企业68家,专业合作社48个,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州、县级农业龙头企业各7家,县级规模企业20家。
如今,“鹤峰茶”公共品牌获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翠泉”牌鹤峰茶连续四届被评为“湖北名牌产品”和“湖北十大名茶”,“官鼎”牌珍稀白茶获“中茶杯”金奖,“白果”牌、“青翠源”牌鹤峰绿茶畅销亚洲、非洲及欧洲的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县形成了绿茶、红茶、黑茶等多茶类生产,名优茶与大宗茶并存、内销茶与外销茶并重的产品格局。
一片片万亩茶海间,鹤峰县铆足了干劲往前冲,茶产业的实力凸显,活力迸发,创造了茶产业发展的“鹤峰速度”。
生态有机之路
鹤峰地处东经110度和北纬30度的神秘交叉点,森林覆盖率达75.9%,林木绿化率达83.91%,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有着丰富的硒资源。以往富硒产品卖不出好价钱,可当网络做“红娘”后,“酒好不怕巷子深”,富硒产品俏销。
5月初,下坪乡齐天公司主营的“寻蒙”牌野生红茶在深圳茶市创下1800元/公斤的高价,该村茶农现金收入增幅5至10倍。如此高价只因为该县坚持野生、有机标准,生产最放心的野生茶。
“以前我们优质的产品卖的都是‘白菜价’,即使我们嘴巴说破皮,客户也不相信是优质产品。自从有了这个有机硒茶质量管理与追溯智能系统,茶叶生产的所有环节客户可以亲眼所见,我们的产品也走俏了。”湖北骑龙茶叶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王丹丹指着一张二维码告诉记者。
带着好奇,记者扫了扫二维码,手机屏幕立即跳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系统”的界面。按照指示,记者输入了一包茶叶包装上的追溯码点击查询,该盒茶叶的采摘茶园、生产企业信息、检验报告单、生产环节到零售终端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一目了然。
更让记者惊叹的是,上面有茶叶原料采摘基地的实时监控信息,只需一键点击,茶叶基地采摘场景便可跃然眼前。天南地北的客人都能置身于有机茶园之中,清晰地听到从翠绿欲滴的茶园中传来银铃般的欢声笑语。
9月24日,在“第三届硒博会”经贸洽谈签约仪式上,鹤峰县凭借独特的生态优势,一举揽下16亿元投资单和20亿元采购单,占全州141亿元协议总额的四分之一。
富民转型之路
鹤峰最美的风景在茶区,最富裕的农民也在茶区。茶,已经成为鹤峰茶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9月27日,记者来到木耳山,遥望茶山绵绵延延,近看茶海碧波腾,修剪整齐的茶树顺着缓缓的山坡起伏,彷佛漫无边际的绿色海潮。这里已成为鹤峰的标志,位居全国30个“最美茶园”之列。
闻名全国的木耳山在种茶之前只是一座荆棘丛生的乱石之山,一座阻挡着村民致富的贫困之山。如今木耳山的村民,几乎家家都有三层小洋楼,户户都是茶叶种植大户。
木耳山的村民刘柏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除了茶叶收入外,每年还有旅游收入2万多元。今年,仅第一季度,茶叶收入就达6万多元。”
通过发展茶叶致富的木耳山移民搬迁户林际丰,2012年12月因移民搬迁至木耳山,开始种茶,现在已建茶园26亩。去年,共收鲜叶1.5万公斤,仅鲜叶纯收入就超过6万元。
“我今年管理了10亩野生茶园,仅4月,通过采摘茶叶的收入就超过了2400余元。”太平镇坛子洞村茶农陈彬说。
“我们去年收购茶叶1000多吨,今年仅第一季度就已收购茶叶3800多吨,收购平均价同比增长20%,收购范围扩展到全县9个乡镇。”湖北省青翠源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鹤峰县茶叶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6年,全县新发展富硒高效标准茶园1.2万亩。同时,利用“互联网+、旅游+、硒+”,让“恩施硒茶·鹤峰茶”走出茶旅文化的新思路,为茶农持续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茶在鹤峰大地上蓬勃发展,香飘万里,已成为一张远近闻名的烫金名片,该县正绘就一幅生态美、百姓富、企业强的美丽画卷。
来源: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