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世遗唐崖启新程 ——我州推进唐崖土司城址申遗成果转化和利用
2016-04-08 10:48 云上恩施

2015年7月4日,在联合国第39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唐崖土司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湖北省继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明显陵之后的第3处世界文化遗产。

申遗成功,恩施州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焦点。面对世界,协调保护遗址与发展经济的辩证关系,拓展世界文化遗产的内生动力,将申遗成果进行转化和利用,成为全州上下探索和实践的新课题。

文化旅游逐步升温

3月31日,家住湖北省黄冈市的何先生正与咸丰的一家旅游公司洽谈旅游事宜。“唐崖土司城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手机朋友圈里已经挤爆了唐崖的信息。”何先生曾在咸丰支教,他说,作为在恩施工作过的外地人,他发自内心地感到自豪,迫不及待要回来一趟。

纷至沓来的归乡游子、慕名而来的海内外游客,让恩施的旅游获得了更多关注和点赞。据咸丰县旅游局负责人白斌介绍,仅今年春节长假,唐崖遗址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就超过了8万人次,唐崖土司城遗址正成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新的“引爆点”。

“保护永远是第一位,科学保护和严格开发唐崖土司城址,做好‘加减法’,推动恩施经济社会发展。”3月22日,州委书记王海涛主持召开州委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唐崖土司城址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相关工作,作出明确指示。

唐崖土司城遗址区坚持“保护优先、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严格按照《世界遗产公约》、《唐崖土司城址保护管理规划》要求,切实做好 文物保护工作及环境整治工程。目前,已完成一、二期文物保护工程、遗址动态信息、监测工程、环境治理和游客服务设施等遗址公园前期建设工作。

“世界遗产是旅游业的最高品牌,是最权威、最有公信度的一个旅游品牌。”白斌说。咸丰正以“全域旅游,5A咸丰”为战略部署,以“世遗唐崖、森林咸 丰”为形象定位,全力推动“唐崖土司文化产业园”建设,唐崖土司城址作为全域旅游的核心和龙头品牌,将被打造成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大健康”生态文化旅游 休闲目的地。

“三街十八巷三十六院”气势磅礴,石人、石马、石牌坊弥足珍贵……历经五六百年沧桑巨变,斑驳的古墙焕发着新的荣光。

世界遗产的标签让恩施州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文化旅游品牌,土司世界文化遗产公园将成为推进湖北争创全国文化强省的又一强力支撑。

水脉古镇呼之欲出

“咚咚咚、哐哐哐……”行走在咸丰县唐崖镇区,800余名来自湖南、重庆、贵州等地的木匠齐聚一堂,正在用锤、锥等工具雕凿土家民族元素的门窗,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今年6月11日唐崖土司城遗址举办开园仪式,唐崖古镇要在世界的聚焦中惊艳亮相。”负责该项工作的咸丰县新农办主任常江豪情满怀。

精美大气的唐崖水脉古镇规划,让人憧憬:唐崖河绕山而流,吊脚楼错落有致;古井老街神韵幽远,风雨凉桥古色古香;古渡口顺流泛舟,远处土司印雕、回廊吊瓜、水乡风光尽收眼底……

申遗成功,提升了唐崖遗址区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参差不齐的各类建筑、五花八门的门店招牌、脏乱不堪的狭窄街道……唐崖集镇落后的面貌在纷至沓来的世界各地游客面前有些汗颜。

“把土司文化深深植根于集镇的每一个角落和沿线的每一个家庭,努力打造‘中国土司文化第一镇’。”唐崖镇镇长蔡玲说。

2015年12月,投资5800万元的古镇改造项目启动。唐崖古镇建设、大河边至唐崖集镇公路沿线民居改造工程、唐崖河坝搬迁工程的“一镇一线一中心”建设正式实施,334栋民居和单位房改造,21户农户、5个单位搬迁工作火热铺开。

“唐崖古镇的建设,不仅是房屋的简单改造,更是镇域经济的全面转型。它既是唐崖土司城址的内在涵养,也是咸丰全域旅游的精美点缀。”常江表示。

土司风情迎宾路、飞檐翘角吊脚楼、古色古香风雨桥……在“政府引导、居民参与、本土元素,因地制宜”的改造原则下,历史与现代在这里融合、土司文化符号在这里张扬。

“元明清时期的土司衙署就有雕梁画栋,飞檐翘角。”今年62岁的木匠徐朝志来自重庆黔江,有着40年木料制作经验,施工进场前,他与其他几百名木匠一起认真了解土家建筑风格,一桩一木都严格按照要求制作,复原土家元素与土司因子,凸显土司文化特色。

望得到山、见得到水、记得住乡愁。这个曾经因唐崖土司鼎盛而繁华的山乡小镇正在改变,与唐崖土司城遗址相得益彰,“水脉古镇”呼之欲出。

旅游产品推陈出新

“一天不喝油茶汤,满桌酒肉都不香。”唐崖集镇居民范诚忠说,唐崖人顿顿离不开油茶汤,古镇改造完成后,他要开一家农家乐,专门推介当地的特色风味小吃。

喝油茶汤是土家人的习俗,也是土家人招待客人的传统习俗。相传明朝时期,唐崖土司覃鼎在行军中,为了缓解军士行军疲劳所创,当地人至今保留着这一习俗。

“唐崖土司城遗址已经是世界级的文化品牌了,我们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挤进旅游大发展的行业。”与范诚忠一样,借助世界级的品牌,集镇上近50户村民正在筹备开办农家乐,141户居民自愿加入古镇建设,向古镇建设指挥部递交了申请。

常江介绍,按照省委、州委部署,咸丰县将遗址的保护开发与周边群众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以“一产业围绕旅游调结构、二产业围绕旅游出产品、三产业围绕旅游作配套”的思路,着力推进三大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充分彰显遗址的时代价值。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唐崖人,申遗成功是我们改变贫穷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们不能抱着金娃娃讨饭吃。”家住唐崖镇皇城水岸小区对岸的村民周建说。

老街换新颜,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相关产业链,宾馆、酒店、娱乐业、手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开始同步发展,曾经的农业小集镇悄然转变,土司文化正成为咸丰发展的新引领。

立足文化核心竞争力,咸丰县已与中南民大恩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平台,对土司制度与土家民风民俗、建筑文化、艺术以及服饰、饮食、宗教等进行系统研究。

“唐崖”公共品牌正在成为恩施土苗儿女脱贫致富的新招牌。

                                                                                              责任编辑:周淑芬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