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他是冲在前线的侦察兵,回到家乡,他是老百姓公认的好书记。他就是宣恩县万寨乡向家村的党支部书记覃浩,作为一名90后“兵支书”,他积极破解向家村村的发展困境,带领全村老百姓一起发展产业,致富增收。
眼前这位个子高高,正在入户走访的就是覃浩。今年31岁的覃浩曾是部队的一名侦探兵,2010年退伍后一直在外创业,在见过大城市的繁华后,他毅然决然回到家乡,带领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我觉得乡村建设还是需要我们年轻人回来,外面的村庄和我们的村子发展差距很大,外面发展的非常好,所以我觉得还是要回村,为村里做一点事情。“
曾经的向家村村是一个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单一的落后村,2017年,覃浩担任该村书记后,便着手改变村里的村容村貌,他四处奔走,积极争取项目建设资金。安装路灯及庭院灯350盏,实现了道路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的目标。说起向家村这几年的变化,3组村民向家传难掩激动,”我们村里这几年改革面貌非常快,公路、路灯、文化广场这些都搞好了,老百姓在这上面有很大的享受。“
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才是硬道理,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覃浩四处学习考察,想方设法调动村民积极性,解决群众创业后顾之忧。
张升伟是向家村村9组村民,一直想养殖中蜂的他,因为没有场地和技术迟迟未能动工,正在张升伟犹豫不决时,覃浩给他带来了好消息。”他就跟我讲,你可以去洞坪湖那里养,不用任何租金,场地已经找好了。自己又没有养殖技术,后来村里面又组织我们去北京、杭州学习,因此技术在不断提升。到现在有300多桶蜂子做4000多斤糖,年产值在50万左右。“张升伟介绍说。
目前,向家村村共发展中蜂养殖8家、生猪养殖场12个、茶园3000多亩、茶叶加工厂2家。同时采取“村集体经营公司+合作社+基地”模式,发展了以黄皮西瓜、羊肚菌、草莓等为主的循环农业。
(来源:云上恩施 宣恩通联记者 林章羽 黄庆 通讯员 谭珏 责任编辑:欧阳舒婕 主编:孙跃)
如今的向家村村,生态田园初长成,文旅交融新发展,宁静惬意的田园风光装点眼帘,向家村村正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阔步前行。
“就我自己而言,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学习,开拓思想。在部队是保家卫国,回到家乡也要永葆本色,继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说起今后的打算,覃浩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