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建始:“小法庭”的“大作为”
2021-09-16 15:47 云上恩施

今年以来,建始县人民法院持续深化开展“一庭一品”创建活动,聚焦审判主责主业,紧盯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不断优化司法为民服务举措,推动法庭深度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司法为民“大服务”中突显“小法庭”的“大作为”。

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建始县人民法院共设置5个派出法庭,包括业州法庭、茅田法庭、红岩法庭、景阳法庭、官店法庭,基本实现每个大乡镇均设有派出法庭,未设派出法庭的设置办案点,形成以派出法庭为主、巡回办案点为辅的便民诉讼网络。2020年以来,各派出法庭共受理案件3016件,占全院诉讼案件受案率的41.42%,结案2755件,占全院诉讼案件结案率的结案40.86%。

为深入贯彻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关于充分发挥人民法庭作用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决定》,认真落实全国、全省人民法庭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人民法庭建设,突出“一庭一品”特色亮点,积极打造效能型、服务型、能动型、规范型、专业型“五型”人民法庭,充分发挥人民法庭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作用,建始法院各派出法庭相继推出“一庭一品”特色亮点工作。

茅田法庭:“云办案” 架起司法为民“连心桥”

茅田法庭辖区内山大人稀,点多线长,且辖区人口外出务工比例高,如何克服时空距离,更好落实诉讼便民利民服务工作,成为了摆在茅田法庭前亟待解决的工作重点。今年来,茅田法庭以“一庭一品”新理念、新思路为指导,充分运用网上立案、电子送达、互联网庭审等“云上”技术,提升诉讼服务水平,将“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将“云上法庭”有效贯穿至诉讼服务的各个环节,努力提升网上立案通过率、电子送达成功率、视频庭审开展率,切实将法庭打造为诉讼便民利民的服务窗口。2021年以来,茅田法庭已受案196件,通过视频庭审方式开庭审理72件,视频庭审率达到了37%,其中通过视频庭审方式调解结案60件。

网上立案、上门立案,畅通诉讼“最先一公里”。通过法庭干警的专业指导,当事人可以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完成立案,解决了因空间距离带来的立案难问题。不仅如此,结合辖区管理特点,茅田法庭还开展了上门立案服务工作,定期到所辖龙坪乡,集中受理群众的立案诉求,畅通群众诉讼的“最先一公里”,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诉讼服务。

视频调解、网上庭审,压缩诉讼时空成本。茅田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加之突如其来的疫情,法官综合考量多重因素,为减少当事人诉累,对于无法到庭参加诉讼的当事人,承办法官多采用人民法院调解平台进行视频庭审。全庭干警积极学习视频庭审操作服务指南,切实保证职业技能满足当前工作需要,切实提升工作水平,提高办案效率。

红岩法庭:延伸法庭“小触角”,服务企业“大环境”

23℃,是对人体最健康舒适的温度,红岩法庭旨在用不断优化的法治服务,不断提供便民的温情服务,实现“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郑重承诺。将23℃落脚到工作中的点滴,对办事群众的笑脸服务,礼貌用语,赠予他们的不仅仅是温暖;及时递上的一支笔、一张须知,送给他们的不仅仅是贴心;专业的业务素质,高质高效的办事姿态,深入到他们心中的也绝不仅仅是信任。23℃法治服务,赢得的是办事群众带着问题而来,带着满意而归的赞许!

红岩法庭积极探索创建“23℃服务法庭”,力争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法庭服务样板。当前,红岩法庭延伸司法职能,在依法履行审判职能的基础上,问诊把脉企业法治需求,切实服务辖区企业经营发展,以过硬的司法作风打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为企业发展提供23℃舒适的法治服务,已取得了良好的法治效果、社会效果。

一是开通立案“绿色通道”。立案窗口专人负责接收涉企立案材料,对于涉企民间借贷、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等做到快速审查,快速立案,对于欠缺必要材料的及时指导企业一次性补齐相关材料并做到当日接收材料当日立案,解决企业立案难,立案慢的痛点。

二是开展企业“法治体检”。红岩法庭案多人少,2021年新收案件再创历史新高,在日常繁忙工作之余,法庭挤出时间,联合镇司法所、综治中心、派出所等单位定期到辖区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主动了解企业在经营发展方面遇到的法律难题,能够马上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马上解决的提出解决方案,为企业及企业家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决企业经营难,维权难的堵点。

三是开启“一站式”法治服务。为加快涉企案件办理进度,打通司法服务企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红岩法庭充分运用“法讯通”加快案件送达进度,用好音视频做到能调尽调,调解不成的早排期早开庭,加班加点制作裁判文书,涉企案件办案周期大大缩短,赢来了困扰企业经营发展的时间拐点。

景阳法庭:描绘法庭靓丽风景线 为旅游行业保驾护航

景阳法庭辖区地域广阔,涉花坪、景阳两镇,人口众多,案件复杂,矛盾频发。特别是近年来,花坪镇作为旅游小镇,外来旅游人口的逐渐增多。伴随的民宿建设、房屋买卖、土地流转、农村建房施工、建设工程合同等纠纷频发。景阳法庭在做好案件办理的同时,仍不遗余力的为两镇的旅游业做好保驾护航工作,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我县旅游行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借力村规民约、乡土人情,从立案开始到案件结束,景阳法庭本着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目标,注重全程全心调解,切实化解矛盾。截至目前,该法庭共审理各类案件379件,其中调解撤诉268件,同期调撤率为70.66%。

同时,积极开展法官、社区干部包办制度,在下辖行政村设置法官公示牌,公示法官姓名、照片和电话,便于有需求的群众及时联系、咨询。让法官“走出去”主动收集线索,发现、化解矛盾纠纷,力争让普通纠纷止于法庭大门外,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法治环境。

针对辖区家庭纠纷、旅游合同纠纷较多等特点,该庭通过情理共融、干部帮教、亲友劝说等技巧,多方合力发挥作用。同时,注重“座谈式”调解、“谈心式”疏导,让群众感受到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景阳法庭身处独特的地理位置,致力于打造属于自身的特色亮点工作,充分发挥法治赋予人民法庭的工作质效,从而为辖区内旅游业的发展保驾护航,描绘出“花景法庭”这一靓丽的风景线。

官店法庭:司法为民践初心,巡回办案暖民心

官店镇境属武陵山余脉,地势重峦叠嶂、沟壑纵横、峡谷幽深。官店法庭则为建始法院海拔最高的派出法庭,路远迢迢,被人们戏谑的称之为“最高法庭”。“道远知骥,世伪知贤”,官店法庭默默坚守在大山深处,担当着保一方平安、化矛盾纠纷的光荣使命。

近年来,官店法庭认真领会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神内核,努力践行司法为民的理念,根据辖区边远高寒的地理环境,紧密结合案件审理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巡回审判,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通过家门口的巡回审判,拉近了人民法院与群众的距离。通过审调结合的方式,及时有效的化解了人民群众的矛盾纠纷,减轻了当事人诉累,有效的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官店法庭通过“巡回审判、以案说法”的方式,扛上国徽,翻山越岭来到当事人家中,公开审理案件。同时也为到场旁听的群众,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现场法治课,希望通过现场观审的形式,让百姓感受到严肃、公正、公开的庭审过程,从而增强百姓的法律意识和法治信仰,起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在处理外地涉企案件时,为不影响当事人正常的生产管理,官店法庭干警远赴当事人工厂所在地,主持原被告双方协商,最终达成调解。在处理辖区内涉企案件时,更是深入现场、走访企业,力争在确保案件得到公正处理的同时,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地方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来源:云上恩施  建始通联记者 向月洲 通讯员 张晓玥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