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鹤峰:打造“乡村人才超市” 赋能乡村振兴
2021-09-15 11:47 云上恩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眼下,山区农村人才短缺,空心化、老龄化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最大瓶颈。鹤峰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与该县下坪乡联手,依托大数据、大融合、大宣传,识别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激活了乡村人才队伍,探索出一条山区“人才振兴”的成功之道。



下坪乡为乡内“土专家”“致富能人”等颁发乡村振兴“人才超市”聘书

大数据帮忙,激活存量

因循守旧是事业发展的“绊脚石”,推陈出新才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以前,农村人才传统式识别、碎片化管理、应急性使用,使得各级各部门对农村人才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管理混乱,甚至不少村干部认为“我们村里没有人才”。为清晰梳理农村人才,鹤峰县融媒体中心置入大数据运用,在“云上鹤峰”搭建线上平台,下坪乡搭建线下平台,以全新的农村人才评价标准,即不要文凭、也不要论文、更不要研究成果,对下坪乡广大群众开展调查统计,并采取自己申报或群众推荐、村委会审定的方式,对在农业产业发展中业绩优、评价高、口碑好的一大批“田秀才”“蜂能手”“土专家”“农创客”等群众进行登记,并录入人才大数据库,大数据库自动分析分类。然后由政府统一颁发聘书,制定落实支撑政策,优化人才机制,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获得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充分释放建设主体的活力。

通过全面调查摸底和大数据分类,有效挖掘了农村人才存量。原来许多未被认可的“土人才”均被梳理出来,进入乡村人才数据库,全乡各类人才清晰可见,能够精准实施“因事用人”“因人派工”。截止目前,该乡共登记造册各类人才1132人,其中农技人才326人、乡贤238人、农村经纪人72人、在外从事技术工种人才429人,经商67人等等。



“能人”开办葡萄采摘园带动村内发展

同时,通过大数据平台的精准对接,截至目前,该乡已为群众提供各类咨询108次,提供上门服务68次,为企业提供精准技术人才57人,真正实现了精准对接。

大融合赋能,盘活增量

农村人才有限,能力提升无限。鹤峰县融媒体中心依托媒体融合优势,运用互联网技术,实施网内网外、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农村人才能力工程,不受空间和地域的限制,有效盘活了农村人才能力的增量。

线上平台,在“云上鹤峰”、鹤峰网等媒体平台开辟“空中课堂”,通过录制农业科技、法律讲堂、运营知识、先进典型、道德模范等在线视频,让广大农民朋友非常便捷的学习农业科技知识、信息、政策、法规,不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增强致富带富能力和水平。


青钱柳“土专家”为村民讲授青钱柳种植技术

线下平台,县、乡镇、村三级,充分利用党校、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等平台,开办农民学堂、乡贤学堂、党员学堂、两委学堂和青干学堂等方式,邀请农技专家、乡土人才进行现场指导,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人才培养得以全面提升、科技运用得以长足进步、农民收入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巧借外力,与各大院校、省内外各行业专家建立合作机制,签约一批各行各业专业人才,他们通过“网络问诊”、线上解答、空中授课等方式,指导支持乡村振兴工作,使山旮旯里的村民能享受到“洋专家”的指导和服务,形成了“土”、“洋”结合的乡村人才格局。


正在运作中的“鹤典硒泉”瓶装水生产线

截止目前,鹤峰县融媒体中心和下坪乡人民政府联合与省、州各级农技专家、院校教授、优质企业等签订合作协议63份,线上答疑解惑332次,线下实地指导139次,服务村民2135人次,为该乡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大宣传助力,突破变量

宣传是主业,鹤峰县融媒体中心充分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强势宣传龙头企业、拳头产业、重点行业,帮助他们创立品牌,提升价值,扩大知名度,让该乡的产业得到长足进步。东狮茶叶、阳光农业等龙头企业年销售额突破亿元以上,融硒农业、鹤典硒泉等一大批优秀企业也闯出了一片天地,他们的产品纷纷走进欧洲市场、人民大会堂等国内外高端市场,产品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同时通过以“乡村人才超市”为平台,《乡村大学堂》《就业直通车》《直播带岗》《鹤峰信息岗》《村民诚信档案》《现场云》等一系列频道或栏目发力,为广大农民和市场主体及时提供市场信息、传播科技知识、直播带岗带货、普及文明新风等服务,极大的推动了乡村的数字化进程,使山区从此山不再高、路不再远,为实施乡村振兴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养蜂能人”带村民一起致富

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进入深水区,新时代履行党媒新担当,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我们将继续秉承“不搞大投入、不搞大建设,因陋就简、因地制宜”建设理念,以“打造边远山区媒体融合新模式”为目标,重点从体制机制入手,全面改革、深度创新,充分发挥各媒体间深度融合和各行业间聚合共振的效应,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云上恩施 鹤峰通联记者 朱强瑞 责任编辑:向航 主编: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