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鹤峰李桥村:敲起围鼓唱新歌
2021-08-25 10:30 云上恩施

“八仙哟,围鼓咯,响起来。鹤峰有个李桥村,当年贺龙练过兵。而今大力抓振兴,全民素质大提升。落实河长制、山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房前屋后实现了“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四个现代化。勤劳出能人,典型成了引路人……”鹤峰县走马镇李桥村村民敲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围鼓,一起说唱乡村振兴,自编自导自演的短视频火爆朋友圈。

近年来,李桥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总要求,在“形、实、魂”上下足功夫,村子更漂亮了,村民腰包鼓了,村民们的歌声也更动听了。2020年,李桥村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建设中的清水走廊

聚焦基础设施塑形,让乡村美起来

8月15日,李桥村余家湾河道清水走廊的在建工地上,运输车来往穿梭,工人们挥汗如雨,正在拆卸风雨桥的外架。一座极具土家文化元素的全实木仿古风雨桥已具雏形,檐角飞翘,回廊蜿蜒,集桥、亭、楼、阁为一体,古朴而又大方。

“以前,吃完晚饭就只能在家看看电视。现在可好啦,文化广场有了,清水走廊也建起来了,可以和乡亲们出来散步、跳舞,跟城里的生活没两样。”看到家乡变化一天一个样,60岁的李桥村村民李桃英笑呵呵地说。

今年,李桥村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新治理堰渠12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修建占地50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建设余家湾至村小学门前的河道建清水走廊3000米,建风雨桥1座。

航拍李桥村全貌

李桥村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以“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培育健康生活方式”为主题,聚焦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加大投入力度,推动提档升级,做好“固本强基”文章。村民房前屋后“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村里配备垃圾清运车一辆,家家户户配备垃圾桶,实行生活垃圾户清理、组收集、村运送、镇处理;常态化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落实“河(库)长制”“山长制”“林长制”“田长制”,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幅度提高。

“村里原来乱倒垃圾、乱泼脏水现象屡见不鲜。现在到处干干净净,谁还好意思到处扔垃圾呢!”村民代竹桃高兴地说,村庄美、庭院美、田园美、河道美,生活在这里,别提有多幸福。

聚焦产业做实,让村民腰包鼓起来

8月19日清晨,几声鸡鸣,唤醒了晨雾中酣睡的李桥村。很快,田间地头、茶叶加工厂、农家乐,到处是劳作的身影。

位于李桥村二组的聚龙庄餐饮店里,工作人员忙着洗腊肉、切菜,准备客餐。“今天一大早接到2桌订单,客人们到村里的水上乐园游玩后,中午要来用餐。”公司负责人郑金秀说。

郑金秀是本地致富带头人,发展有机茶园20多亩,还在村里开办起餐饮店。原生态、无污染的有机蔬菜,原汁原味的农家风味十分招人喜爱,每天客人不断。自己致富的同时,还带动本村2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

近年来,李桥村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基础,打好产业发展“组合拳”,加快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坚持“一村一品,一村一业”,做大做强茶叶主导产业,发展茶园5500亩,建起茶叶加工厂22家,年产值逾3500万元,实现全域共建、成果共享的良好发展态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多方筹措资金,投资兴建旅游接待中心、儿童水上乐园,依托农家餐饮,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村民旅游消费收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将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探索“公司、合作社、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党员、村支两委、市场主体+农户”的“7+1”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建立“利益共同体”,真正把村集体、企业和农民“串”起来,激活各种生产要素,带动村民持续增收。

鹤峰县走马镇李桥村围鼓队助农愉悦秋收传民艺。(资料图片)

聚焦文化铸魂,让乡村精气神提起来

优美的歌声唱起来,欢快的舞蹈跳起来,每当夜幕降临,李桥村的文化广场上,伴随着欢快的节奏,村民们翩翩起舞,谈笑风生,一片和谐,让乡村夜晚变得“有声有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记忆,是一种精神财富。李桥村围鼓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厚重。“祖祖辈辈都会打围鼓,从小耳濡目染,自然也会。”40多岁的围鼓队领队谭宝华回忆,七八十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很少有人聚在一起打围鼓。如今,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境的改善,尘封多年的围鼓又活跃在舞台、流传在民间。

经济发展了,文化生活也跟了上来,如今的李桥村,各种文艺团体蓬勃发展,成为熏陶村民情怀、提升村民素质的主阵营。

2013年7月30日,鹤峰县走马镇李桥村老艺人们重温过去,时隔20年再次响起《薅草锣鼓》声。(资料图片)

近年来,李桥村结合“小康村”“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不断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潜移默化地让村民摒弃不良习惯,传播乡风文明,打造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家园。

在李桥村村支“两委”的倡导和支持下,由民间艺人带头,组建成立了30余人的围鼓队、40余人的摆手舞队及50余人的广场舞队,充分发挥百姓大舞台及文化广场的阵地作用,围绕群众需求编排展演“柳子戏”“傩愿戏”“吃社饭”“土家打溜子”“花鼓灯”“三棒鼓”等传统文化艺术节目。先后获得鹤峰县首届围鼓大赛第三名、2018年鹤峰县土家打溜子大赛二等奖,李桥村也被授予“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围鼓传承基地”。

来源:云上恩施

鹤峰通联记者 汪正玺 通讯员 喻强 吴在晶

责任编辑:向航 实习编辑:高予婕

主编: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