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程灿)近日,宣恩县检察院开展“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活动,青年干警田诗文结合自身办案、工作经历,讲述了自己的工作感悟。
一百年前,在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红船上,中国共产党的梦想扬帆起航。
一百年寒来暑往,一百年砥砺前行,一百年波澜壮阔,无不昭示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不管是曾经的峥嵘岁月,还是如今的太平盛世,时代的红船总在砥砺前行,共产党人身上敢于担当、无私奉献的红船精神始终是我们前行的指航灯。
作为新时代党领导下的检察机关,我们要弘扬的红船精神就是要认认真真思考如何把“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做精做细,真正扑下身子努力奋斗,才能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2017年,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工作全面开展,被媒体形象的喻为公益诉讼终于迎来了“国家队”,也就在这年,我成为了检察系统的一名“新兵”,开启了我的公益诉讼之旅。从那时起我就开始受到“双赢多赢共赢”“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统一”等公益诉讼监督理念的熏陶。所谓“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正是在这些理念指引下,我积极协助检察官办理了一系列公益诉讼案件,其中办理的宣恩县龙洞水库环境污染案就获恩施州人大充分肯定,并获评“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公益诉讼十大典型案例”。
该案的办理情形时常浮现在我眼前,很多细节、很多故事时刻让我感受到公益诉讼的“软实力”正在逐渐彰显。记得,2019年,我院公益诉讼办案组下乡经过宣恩县龙洞水库一级水源地保护区时发现,该保护区的地理界标、警示牌、隔离设施残旧、损坏严重,而且有部分居民在该保护区内从事渡船活动,柴油油污直排河内.....这一暮暮无不触动着我们的神经。
经过调查核实,我们发现这些污染行为已经严重影响了宣恩县城七万居民的饮水安全,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我们及时向环保和海事两部门发出了诉前检察建议。在检察建议发出之后,我们没有就案办案,而是主动关注案件背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与行政机关协调沟通,帮助船舶业主发展生态农家乐、生态养殖、聘请库区居民为水库生态清洁员,他们主动转变观念,积极配合政府进行环境治理。
仅仅二十几天的时间,当我们再去龙洞水库开展“回头看”时,呈现在眼前的是河里的垃圾杂物已经清理干净,所有船舶已经拖离上岸,河岸沿线安装了围栏围网和高清摄像头,河岸入口树立了崭新的禁渔禁船禁污警示牌,全新的水库新面貌展示了这片水源地的新生。
后来,湖北电视台帮女郎栏目对该案进行报道采访时,一位从事渡船工作十年,而且当时极不配合政府工作的船主对记者说:“检察机关在办案中还主动考虑我们生计问题,我们深受感动,思想也转变了,觉得环保每个人都要做,不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儿子儿孙有一个好的环境。他们--以前的环境污染制造者,一举转变为环境保护者,既实现了稳定就业,又保护了生态环境,真正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目标。
说句心里话,这几年,我和公益诉讼一起收获了成长、走向了成熟,我亲身体验到了公益诉讼工作的由弱到强、由行政机关眼中的“挑刺人”到“共治人”的角色转变,我越来越感受到了检察公益诉讼的魅力。
为了公益我会随时出发,为了法治,我会勇于亮剑,为了使命,我会一直在红船路上航行。
来源:宣恩县检察院 通讯员:程灿
责任编辑:杨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