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兜紧兜牢民生底线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09-07 11:29 云上恩施

恩施州社会兜底保障工作从五个方面下足绣花功夫,狠抓工作落实,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坚持政治引领,强化组织领导。兜底保障担负着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是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的最后防线,是全面小康的托底安排。州委州政府把兜底保障工作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高度来审视,放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每年召开兜底保障工作专题会议,压实工作责任,切实担当作为。州委书记、州长、分管副州长深入88个乡镇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多次对兜底保障工作提出要求。依托脱贫攻坚指挥体系,全州全覆盖建立完善兜底保障工作网络,村级依托“尖刀班”宣传兜底保障政策,严把低保评审环节;乡镇依托指挥部和民政办进村入户督促检查指导;州县民政部门建立暗访组,开展遍访贫困户活动,经常性了解基层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2019年以来,先后开展暗访50余次,到访2000多个村。此外,积极发挥脱贫攻坚兜底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统筹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确保应保尽保、不落一人。

二、坚持建章立制,强化政策支持。加快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做好政策创新文章。在社会救助方面,构建综合性政策保障体系,先后印发《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照单人户纳入农村低保实施细则》《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使用管理办法》《低收入家庭认定实施办法》等7个政策文件,尽可能把更多困难群众纳入保障范围,把党委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方面,起草了《关于促进全州慈善组织加快发展的意见》,鼓励更多慈善力量健康发展,成为兜底保障的有益补充。

三、坚持精准救助,强化工作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民政厅考察时强调:“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做菩萨事业重在精准、贵在及时、关键在于暖心。推行救助便捷化。8县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协调机制有效运行,8县市全面推行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低保试点,88个乡镇(街道)设置社会救助一门受理窗口,州、县两级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让广大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推行救助主动化。每年及时量化调整并公布社会救助标准;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困难群众兜底保障工作,今年已连续6次发放了价格临时补贴,有效缓解物价上涨因素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切实做好兜底脱贫救助与自然灾害应急救助、灾民过渡期生活救助等专项救助的无缝对接。截止7月底,全州共有26.11万名因疫、因灾困难群众纳入低保和特困供养范围。推行救助温暖化。开展特殊困难群众特别关爱行动,重点探视和关爱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症患者等弱势群体和特殊对象,让他们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四、坚持问题整改,强化专项治理。定期对兜底保障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指导督办,推动县乡村三级落实责任、强化措施、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政策落地见效。注重发现问题。对各县市2019年度救助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对3个重点县市进行全面解剖,报送了《全州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调研报告》《全州社会救助资金清查盘点情况报告》,为州委、州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注重解决问题。为有效解决因疫因灾导致的社会救助资金不足问题,多次向上争取资金,目前到位资金较2019年增加3.4亿元。针对基层政策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编发《脱贫攻坚兜底保障资料汇编》5000册,分发至各村(社区),力求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家喻户晓。注重整改提质。将农村低保专项治理与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国家及省脱贫攻坚专项检查、大数据比对等各类反馈意见和问题线索的排查整改工作相结合,瞄准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逐步补齐政策落实中的偏差和漏洞,不断改进工作和提升质效。

     五、坚持部门配合,强化工作合力。学会借势。将兜底保障工作纳入大扶贫格局的重要一环,赢得省民政厅、州委、州政府的重视和支持,2019年以来,省民政厅主要领导到恩施州调研民政工作2次,在项目资金上予以倾斜和支持;州委、州政府将社会救助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州对县政绩目标考核内容。学会借力。2019年以来,先后以州脱贫攻坚指挥部、州疫情防控指挥部名义下发兜底保障文件5个。与纪委监委组建工作专班,认真梳理兜底扶贫的风险点、薄弱点和监管盲区,专题对社会救助政策落实进行督促和跟踪问效。学会合作。多部门通力协作,开展“留守儿童之家”“四点半学堂”“希望家园”等形式多样的关爱服务活动,全面推进“三留守”人员救助保护工作。加强部门工作配合,搞好政策衔接,妥善处理信访问题,积极化解兜底保障领域的矛盾纠纷。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