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礼赞科技工作者 | 丛欣:以硒为“媒” 打造国家级行业标准
2020-08-31 09:22 云上恩施

他长期致力于硒产品研发,带领德源健康研究院启动并完成新产品研发数十项,申请或引进发明专利近20项,完成企业标准备案超过60项,并制定出富硒植物多肽行业标准,让企业走在了行业前沿,他就是德源健康产业集团副总裁丛欣。

正在实验室和团队进行讨论的就是湖北省产业教授、德源健康产业集团集团副总裁丛欣,去年年初的时候,在国硒中心启动大会上,丛欣代表企业正式提出启动富硒植物多肽国家级标准制定工作,为了让这个标准的检测方法更加准确,丛欣带领着技术攻关团队夜以继日地开展讨论、研究。

丛欣告诉我们,第一步是准备做成省一级的团体标准,然后接下来就往国家级的标准去冲击,未来也会引领整个恩施的富硒精深加工的产业。

丛欣,江苏南京人,博士研究生,多年来主要从事生物医药产业研发。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丛欣了解到恩施,了解到恩施硒产业,原本在一家药业集团当集团总裁助理的他,毅然辞职来到恩施,从此,与恩施硒产业结下不解之缘。

丛欣说,刚刚到恩施的时候,我们作为研发人员,可能首先想到就是这个优质资源如何去转化,能够转化到怎样的程度?我们更多的是在比如说我们在种植层面,我们单位硒的含量怎样能够含量更高,有机硒的转化比例如何可以更高,检测有机硒比例以及有机硒形态的方法能不能更准确、更稳定。

带着这些课题,丛欣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开始了一遍又一遍的实验,但是由于设备和人手不足,导致丛欣在科研之路的启动阶段举步维艰。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了打造一支科研铁军,丛欣根据硒产业的特点招募精兵强将,短短几年时间,组建了一支分工比较明确,专业涵盖农学、生物工程、药学、微生物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等一个比较合理的研发团队组合。与此同时,组建了中国首个涉硒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校企共建模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打造硒产业发展命运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成为国家富硒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共建单位的技术负责人。

德源健康产业集团质量经理李洁说:“这几年在丛总带领下,我们建立了州内第一个聚焦植物硒的第三方CMA检测平台,同时我们打造了从食品从种植开始到成品这样一个追溯的体现。”

有了一支较为强大的科研团队,丛欣又瞄准了行业制高点——“标准”。经过几年的研发努力,2019年他带领团队发布了全国首个《植物源高有机硒食品原料》T/CHC 1001-2019国家级团体标准,提出了恩施特色植物高有机硒概念,并从种植原料到产品生产全环节,已经坚持方法均给予了标准化要求。

丛欣说:“这个标准应该说有一个很具备恩施代表性的里程碑意义。我相信这将成为我们恩施州未来硒精深加工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同时也能够积极推动恩施州植物硒的精深加工领域,以高附加值高端原料为突破,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从传统产业加工到国家级团体标准,在丛欣的带领下,企业目前已获得授权或获得申请受理的核心发明专利近20项,发布省级以上团体标准7项,备案恩施特色富硒功能食品企业标准超过50项,研发的活性植物有机硒系列功能因子核心技术,破解了过去补硒产品一个个短板,进一步提升了恩施硒产品的附加值。

丛欣记者,他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我们希望从现在输出的是恩施的富硒的资源和产品,但未来我们是希望能够输出恩施的植物硒科技的水平和附加值,这样的话将更多的资源,更多的附加值留在恩施,为恩施本地培育的硒产业,真正起到一个造福的作用。所以在这里面我们科研人员的压力和担子还是非常重的。

从无到有,他立起新的行业标杆;从一到多,他建了一只属于恩施的研发团队。作为科研工作者,十多年他埋头深耕,他的研究从硒都大地萌芽,在全国各地开花。

(来源:云上恩施 融媒体记者 吴曦 实习生 李根苗 责任编辑:朱晓涵 审核: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