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恩施市发生重大洪灾
救灾工作还在进行中
7月21日
清江上游马者村沙子坝滑坡垮塌
致清江干流河道形成堰塞湖
水位急速上升,有溃坝危险
恩施州城全面启动应急响应
洪魔虽可怕
但压不垮万众一心的恩施人民
各方驰援力量
更是增强了恩施人民战胜困难的信心
水务,连夜出动!
驰援恩施!
7月22日晚上7点,国家住建部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基地驰援恩施的净水车制水成功,目前送水车正在配送。
↓↓↓点击看视频
△图为制水现场
△制水成功后,技术人员吃晚饭
清江水源地受泥石流影响,恩施城区供水中断。7月22日晨,城市应急供水车队及40名技术人员,顺利抵达恩施。城市应急供水车队包括7台套应急装备(含1台通讯指挥车,4台净水车,2台水质检测车)。另外有送水车2台,抢险车1台,后勤保障车3台。
↓↓↓点击看视频
4台净水车在原水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将原水制成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自来水,4台车日制水能力480吨,可满足12万人每天4升的基本用水需求。
2台水质检验车具备便携检测、车载检测、在线监测、筛查分析四大功能,可对145项水质指标进行检测。
特别提示:水来之不易,请市民注意节约用水。
关于恩施城区自来水停供的情况通报
因清江上游屯堡乡马者村发生地质灾害,大量泥沙流入清江,导致大龙潭水库原水浊度严重超标(浊度>4000NTU),无法生产供应自来水,市二水厂、三水厂现已停产,州城近85%的用户自来水停供。昨晚,州、市防汛指挥部已多方采取措施,尝试降低大龙潭水库原水浊度,但仍无法达到制水标准。
为保障州城居民临时基本用水,州、市防汛指挥部正在全力采取措施:一是已协调争取国家供水应急救援中心华中基地救援队伍40人,携带13台应急供水车辆,驰援州城应急供水。二是紧急调度多台车辆,将龙凤、芭蕉、白果等州城周边乡镇水厂生产的自来水转运至城区各缺水片区,优先满足学校、医院、福利院等重点单位和居民基本用水需求。三是想尽一切办法恢复市二水厂、三水厂清江河制水,若进展顺利,预计最快23日可分片区分时段逐步恢复供水。
敬请广大市民理解支持。
恩施市防汛指挥部
2020年7月22日
又来援手!荆门市供水总公司抢修队抵达恩施
7月22日,荆门市供水总公司驰援恩施抢修队经过近五个小时的车程抵达,他们将协助恩施市自来水公司抢修原水管道,维修损坏的管道。抢修队包括8名水电工,1台应急抢修车和1台应急送水车。
受连日持续暴雨影响,清江上游屯堡乡马者村发生地质灾害,大量泥沙流入清江,二水厂、三水厂的原水浊度进一步超标,已停止生产,无法保障近30万人民的安全生活用水。为了尽快恢复供水,恩施市自来水公司全员出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修施工,荆门市供水总公司了解情况后积极响应,驰援恩施抢险救灾工作。
恩施州各地援助恩施市
↓↓↓点击看视频
更多新闻请关注>>>
7月22日凌晨,恩施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通报沙子坝地质灾害处置情况
7月22日凌晨,恩施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通气会。沙子坝滑坡应急处置指挥部副指挥长、恩施市委副书记、市长苏勇,自然资源部驻湖北地质灾害专家组组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潘伟,湖北省地质局第二地质大队队长助理、高级工程师付强通报了该市屯堡乡马者村沙子坝地质灾害处置情况。
本次地质滑坡点位于恩施市屯堡乡马者村沙子坝,是该市167个地质灾害监测点之一。由于地处清江河谷,地质特殊,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该片区域不同程度发生过地质滑坡现象。今年6月8日入梅以来,恩施市发生了持续强降雨,时间长、雨量多、强度大,梅雨期累计降雨量达到了907毫米,较历史同期多了1.56倍(历史同期只有354毫米),是自1951年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高值。由于连续的强降雨,诱发马者村沙子坝地质变形,出现滑坡泥石流。7月21日凌晨5时30分左右,大量泥土滑入清江,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10点15分漫堤溃流,随着水的冲刷,水位缓慢降低。
△7月21日拍摄的马者村山体滑坡现场(无人机照片)。
地质灾害险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注,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水利部等相关部委相继派出相关领导和专家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灾,武警交通二支队、安能集团、气象、水文等单位携带无人机、气象雷达等大量先进设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委书记应勇对抢险工作作出批示,强调要尽快转移群众,妥善安置好生活,同时组织专家和相关应急力量,科学有效处置险情;委托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晓东现场查看了解滑坡险情、应急处置和群众转移安置情况,进一步会商研判险情,研究完善险情处置方案,现场指挥应急抢险。副省长曹广晶组织省州市专家组第一时间在现场会商险情处置方案,迅速确定监测预警、疏散群众、应急抢险等应对措施。
恩施州始终秉持习近平总书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指示精神,接到险情报告后,州委书记柯俊,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带领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省、州相关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建了地质滑坡应急处置指挥部。
恩施市按省、州安排部署,积极推进落实各项应对处置措施。及时成立了应对处置专班,组织专家团队、武警、公安、消防、民兵等应急处置力量600余人,第一时间赶赴马者村沙子坝一线,启动专业监测预警,研究群众紧急避险转移等工作。对滑坡体影响范围拉设警戒线、设置警示牌,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值守,严格管控行人、车辆通行;根据专家组意见,迅即组织公安干警、消防应急、乡村干部、“尖刀班”300余人,进村入户,对沙子坝滑坡区、受堰塞湖影响的上下游群众进行迅速转移;迅速启动了“堰塞湖—上游水库—下游大龙潭水库、城区”的“联调联控”调度机制,采取了“上冲、下泄、及时预警”的措施,一方面加大堰塞湖上游云龙河水库下泄流量,对堰体进行冲刷,降低堰体高程,减少堰塞湖威胁,另一方面对下游大龙潭水库进行泄洪腾库,应对可能发生的堰塞湖瞬间溃坝风险,同时对滑坡点上下游片区,特别是恩施州城进行预警提示,制定影响区群众撤离安置应急预案。
截至21日下午3时,影响区内群众已全部转移安置并得到妥善安置,共转移群众1963户8397人。同时,落实责任专班,分片包组包户,对转移群众进行情绪安抚、心理疏导,安排好必要的生活物资。由于监测预警及时,受影响群众转移及时,未出现人员伤亡。
△7月21日拍摄的马者村山体滑坡现场(无人机照片)。
截至目前,通过各种措施的联动实施,险情处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清江上游来水加上云龙河水库下泄流量,已冲开堰塞湖顶(水流量达200立方米/秒),上游水位正在回落(18点与中午12点相比,上游水位下降4.27米),堰塞湖瞬间溃坝风险有所缓解。
△7月21日拍摄的马者村山体滑坡现场(无人机照片)。
下一步,将根据专家组意见,继续全力做好排险救灾工作。一是做好避险转移群众安置疏导工作,继续做好受灾转移群众的情绪疏导安抚工作,确保转移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住所,基本生活有保障。二是继续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启动视频监控系统,对滑坡区域24小时全时段监测预警,为下步抢险工作提供科学数据,切实回应群众关切。三是积极防范堰塞湖形成的各种次生灾害。按照最坏的打算,做最充分的准备,完善落实处置预案,抓紧启动滑坡体治理前期工作,尽最大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四是组织干部下沉核灾,及时制定重建方案,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7月21日,恩施供电部门工人在拆除滑坡地带的故障线路,消除供电隐患。
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
来源/恩施市防汛指挥部 云上恩施
记者/施锦涛 董元昊 陈兴璐 向尚 向蓉 陈彦辛 实习生 王婷 利川市融媒体中心 陈铁健 宣恩县融媒体中心 蒋秋铭 来凤县融媒体中心张杏 鹤峰县融媒体中心 周金平
责编/孙跃
编辑/黄頔芳 视频编辑/董元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