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跨越千里,杭州牵手金建始,诉说着杭州与建始绵长的情谊。
还记得2017年6月23日,杭州市滨江区党委书记詹敏第一次带队赴建始县,“亲戚一定要多走动才亲!”一句亲切朴素的话语,拉开了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的序幕,与建始架起“连心桥”,在武陵山区奏响扶贫最强音。
自滨江区结对帮扶建始县以来,两地积极开展区县对接。主要领导一次次互访对接,召开高层联席会议,一套高效运转“区县联席”机制建立;三年来,累计召开联席会议6次,双方党政主要领导互访考察6次,其他县级领导互访调研8次,乡镇(街道)党政互访10次;三年来,滨江区始终用心用情用力帮扶,当“知心人”,画“同心圆”,注“凝心剂”,解“忧心事”,在产业合作、资金支持、人才交流、教育医疗、劳务协作等方面给予了建始莫大帮助。
2018年12月21日,占地面积近6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50平方米、总投资450万元的下坝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竣工,结束了学生没有教室、20多个老师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的历史。
2019年,总投资2200万元,年产值超过1300万元的标准化蛋鸡场建设项目落户业州镇风吹坝村。蛋鸡场的建设为建始92个重点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来源开辟了新途径。
“建始所需、滨江所能!”杭州市滨江区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惠民生、暖民心的重要抓手,科学谋划项目,三年来,滨江区累计为我县提供帮扶资金1.22亿元,累计谋划项目56个,全县约有3万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
如何解决建始县87个村村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湖北建始滨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通过聘请专业人员统一经营管理,所得收益均用于9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增收。
目前,滨建公司运营2个产业园、2个扶贫车间、2个冻库和1栋民宿,已带动180名贫困户直接就业;通过产业奖补、公益性岗位和产业链发展惠及贫困人口8489人,92个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村平均增长1.2万元。
“一定要让两地人才多交流,激活扶贫协作的一池春水。” 一直以来,滨江区党委、区政府把致力帮建始打造人才队伍作为扶贫协作“必答题”,两地突出互学互鉴,扩大人才交流,建立健全优秀干部挂职、专业人才支援的交流机制,不断加大干部人才学习交流力度。
两地先后互派党政干部23名、专业技术人才99名挂职交流,累计培训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2029名。
实施教育扶贫,才能阻隔贫困代际相传。三年来,建始县先后选派骨干教师36名到杭州挂职交流,滨江区累计派出22余名优秀教师到建设县支教,在教学管理、教育教研、示范优质课等方面传经送宝,并培训建始籍老师815人;成立了“滨建琦行”名师工作室,累计招募29名在职幼儿园教师,打造幼师成长摇篮;输送38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赴杭州轻工技师学院和杭州第一技师学院就读,有力地提升了建始的教育教学水平。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滨江区的教育扶贫大爱,播撒在建始的山山水水。
一串串数字的落实,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一张张响亮的名片......是杭州向建始交上的一份份满意的答卷,建始人民享受着东西部扶贫协作带给他们的红利,迈入滚滚发展大潮中。
(来源:云上恩施 建始通联记者 李小蝶 侯康 通讯员 吴超 责任编辑:方誉曼 审核: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