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曾维明 覃正剑)在建始县官店镇,“焦二姐”很有名气,群众把她当成家里人。
30多年来,焦二姐一直行走在海拔近1500米的深山里。在这片土地上,她开展法治宣传、进行人民调解、管理社区矫正对象,让法治思维走进人们内心。
多年来,村民有了麻烦纠纷需要调解,找的是焦二姐;党委政府法治宣传,有时找的是焦二姐;社区矫正对象有了困难需要解决,找的是焦二姐……
焦二姐叫焦金翠,是建始县司法局官店司法所所长。她服务身边群众,感化特殊人群,其工作平凡却不简单。“焦金翠以优秀的品质、为民的情怀扎根深山,守护着正义和公平,奉献着青春。”建始县司法局主要负责人如是评价。
调解耐心,老百姓就信任你
6月11日,一场大雨之后云雾缭绕。建始县官店镇查辽河村,河对岸是恩施市红土乡,紧挨着巴东县金果坪乡。
车在山中绕,云在山中行。从官店集镇出发行驶一个多小时后,到达查辽河村村委会办公室。堂兄弟俩为了山林纠纷纠缠不已,村委会多次调查也难下定论。
双方都约定找焦二姐。“难在哪里?”焦金翠梳理这起纠纷背后的线索发现:林木财产是核心。
这是第三次调解,双方都不松口。焦金翠分两次分别到当事人家中劝说,希望以亲情为重缓和关系。道理说了三遍、法律说了两遍,可双方还是“倔强得很”。“我们再次到现场核查,画出了地形图,有理、有据、有法,双方才松了口,这样,调解成功才有了希望。”焦金翠说。
三天后,双方在官店司法所调解室签署了调解协议书。“调解就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赢得双方尊重。”焦金翠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得明白。”
21年前的一件事情,让焦金翠记忆犹新。当地一刘姓女子和恩施市红土男子杨某订婚,但是处了一段时间后,刘某不愿意了。杨某猜疑刘某是受其二婶的影响,于是带着30多人闹事。
闹了三天,一头猪的肉被吃完了。刘某的二婶见状急忙寻求帮助,焦金翠带着法律服务工作者赶赴现场。
原来,杨某认为刘某不愿意,要求退回当时订婚的礼金8000元。可是刘某不在家,无人做主。
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说清楚道理、说明白法律。当天,焦金翠以担保人的角度让双方达成了协议。刘某一家负责退赔礼金8000元,分4年付清。随后,30多人撤离。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某的二婶感慨不已。“当时我们都被吓蒙了,家里的菜和刚杀的一头猪都被吃完了,幸亏焦二姐帮忙,才解决了难题。”说这话时,刘某的二婶情不自禁地握住焦金翠的手。
从此,当地人都称呼焦金翠为“焦二姐”。喊二姐,是当地人对焦金翠的尊称,心里把她当成家里人。
焦金翠是当地的“金牌调解”。凭借对人文地理的熟悉,凭借对法律政策的精准把握,怀揣一颗为民服务的心,她赢得了群众的赞赏。
宣传走心,法律种子就会入心
如何让偏远的山乡群众和谐相处?经过多年实践,焦金翠得出结论:法治是最好的方式——让法治成为人们的思维习惯,加强宣传,让法律种子入心。
今年5月的一场培训会上,焦金翠以《如何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为题,给村干部、网格员开展培训,以涉及《森林法》《婚姻法》《道路交通法》的具体案例为内容,让参会者大呼“过瘾”。
洪波(化名)在宁波务工时认识了女销售员彩虹(化名)。洪波给彩虹发了1000元红包庆祝生日。洪波的妻子发现后报警。焦金翠详细了解真相,宣传相关法律,一场家庭矛盾就此“熄火”。
每逢赶集,焦金翠和司法所的干部到集镇上开展法治宣传。“每次下乡、每一个调解现场、每一次和群众打交道的机会,都是法治宣传的舞台。”焦金翠说。
刚成为司法干部时,焦二姐一度困惑。繁多的法律条文、现实的运用难题成了“拦路虎”。“我把这些当作‘硬骨头’啃。”焦金翠说,“每天晚上,我经常读书学习,还取得了法学专业文凭。”
如今,焦二姐成了当地“金牌调解”。荣誉的背后,是对法律的熟稔。
在官店司法所,不少调解卷宗里有回访记录。“回访是确认矛盾已经化解,不再反复。”焦金翠说,“走心的法治宣传,让大家尊重、遵守法律。”
“律师进村”“三学三知”“法律六进”等活动的不断开展,让法律的种子播撒进群众心里。用走心的宣传教育方式,才能够让法律的种子深深植入心中。
“现在每年人民调解的数量大幅度下降,人们的矛盾纠纷减少了。原来每年大约70多件,现在20多件。原来社区矫正对象有50多人,现在全镇仅5人。”焦金翠说。
管理细心,矫正对象就心服口服
社区矫正对象入矫时,焦金翠都反复讲解《社区矫正人员须知》,对其要求遵纪守法,进行社区矫正意识教育,讲解日常考核、管理规定及奖惩措施等,使他们知法懂法、全方位强化遵纪守法意识。
社区矫正对象黄菊花(化名)一家生活困难。焦二姐了解到其家庭状况后,便积极寻求有关部门支持。面对住房的困境,她多方筹集善款解决难题,目前已经筹集了3万多元资金,准备进行房屋翻修,预计今年7月可搬进新房。“要不是焦所长帮忙,我们的日子不晓得怎么过。”黄菊花感激地说。
“遵守规矩,方成方圆;遵守法律,法才成行。”焦金翠以理服人、尽心教育。
在搞好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管理的基础上,还对其加强思想政治、法律法规、社会公德、社会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并在平常的工作中潜移默化地感染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
刘国强(化名)因为山林和邻居产生纠纷找到焦金翠调解。她一面劝说,一面收集证据,当拿出铁证的时候,刘国强的邻居才偃旗息鼓。“焦所长真的是让我心服口服。”刘国强说,“她从不歧视我们,还帮助解决了生产生活难题。”
官店司法所还安排社区矫正对象走进群众中间,用自己的案例让大家引以为戒,防止触犯法律。“这个效果不错。”焦金翠说,“大家都是熟人,信得过。通过以案说法,让老百姓知晓法律的底线,就能减少违法。”
凭着对社区矫正对象的真心关怀、尽心教育,焦金翠建立起了社区矫正“心灵驿站”。每年年初制订教育计划时,焦金翠会根据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的性格特征、犯罪类型、犯罪性质、犯罪情节、悔罪表现、时间节点等确定不同的教育内容,以循序渐进、分类教育的方式走进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心里。
焦金翠的细心管理,让社区矫正对象心服口服。
窗外,云雾散去,阳光洒落山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