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养生旅游,是当今旅游业的热点。
近年来,建始县红岩寺镇依托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文化、自然资源,以辐射城镇及区域旅游集散为定位、借助邻近花坪镇、高坪镇的旅游景区,探索自己的路子为老百姓致富增收,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引导群众自力更生脱贫致富。
目前,全镇已有35家民宿,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17000人次。
“认领木屋”
助推农庄蓬勃发展
“姚老板,中午安排14个人的午餐,是从荆州过来的客人,在你们这先吃土家特色菜,吃完再去高坪的地心谷玩。他们马上就要下高速了,在你这是第一站,要把生活安排好哦!”
“姚老板,昨天给你联系的40人的中餐准备好了吗?石牌湖的蓝莓采摘开园仪式结束后,客人马上就要过来了,再等10分钟就可以上菜了,记得把音响打开,放点山歌迎接哦!”
“姚老板,这个双休日,我们想带小孩过来住两晚民宿,提前陪孩子过儿童节,请问还有房间吗?”
5月28日,记者在红岩寺镇的“安联农庄”采访时,农庄老板姚俊几乎不间断地接着订餐、订房电话。
安联生态农庄位于建始县红岩寺镇红岩村八组,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整个农庄共16栋小木屋,分餐饮区、住宿区、采摘区、观景区。红岩村及相邻的秋桂村发展了猕猴桃350亩、甜柿200亩,贯穿农庄的秋红线乡道是规划里的“千亩林果走廊”。
2016年,姚俊看中老家得天独厚的区位地理优势,加上自己的一份乡愁,决定在家乡建设个驿站式农庄。2017年一期工程结束,农庄进行试营业。
试营业期间,来了一位武汉的钱医生,十分喜爱这里的环境。与姚俊聊天时,他表露岀希望能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拥有一套自己的小木屋。两人相谈甚欢,商定由钱医生牵头,找几个志趣相投的同事,一起再来建一批木屋。
经协商,每位专家认建一栋自己的小木屋,专家及家人们今后到安联农庄避暑休闲的一切吃、住、行费用由姚俊承坦;专家们不在农庄时,木屋由姚俊统一管式经营,经营费用归姚俊所得。这样一来,姚俊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入住的专家们还能替农庄引来不少外地客人。
就这样,安联农庄的二期工程在不久后开始动工了,姚俊的“认领建设+管家式经营”模式也就此展开。
2018年5月1日,农庄正式营业。在区位、自然环境、住宿条件、配套设备多种优势的助推下,每天前来询问消费的游客络绎不绝,安联农庄真的火起来了。
家住农庄附近的村民周康菊在农庄上班,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以前我一直在外面打工,很难照顾家里。现在1个月能拿到2300元左右的工资,下了班还能把以前荒废的田利用起来,种些菜,喂些土鸡。很多农庄的客人都想带点农村的绿色食品回家,我家的农特产品都能变成钱。这样一来,又有了收入,现在家里经济条件好多了。”对这份工作,她很满意。
跟周康菊一样在农庄长期务工的村民共有10人,其中贫困户2人,他们主要负责农庄日常的打扫、接待、厨房工作。农忙时,农庄还会短期聘用贫困户管理农田、采摘农作物。附近150多户农户经常将自家的蔬菜、瓜果、家禽送到农庄来,一部分被农庄选用,一部分被农庄的住客带走,农产品的销路扩大了许多。
据统计,2019年,农庄一共接待了游客近1万5千人,农庄收益约130万元,农庄及辐射周边农户的农副产品共收益近120万元。今年,受疫情影响,农庄生意虽不比以前那么火爆,但也在有序复苏中。
由于农庄目前住宿区仅有14栋木屋共21套房间,客房严重不足,每年大约会流失3000名客人。目前,姚俊正在筹备农庄三期建设,希望在今年把安联农庄的名声打得更响,给周边的农户们做一个榜样,带动周边农户们一起发展民宿。
抱团发展
民宿变成“集团军”
姚永伟家住红岩寺镇红岩社区,一家三口人,其中两人是低保贫困户。他往年因为腿部受伤,生活无着落,曾多次到县林业局上访。
建始县城建环保服务中心驻村“尖刀班”队员在了解到姚永伟家庭情况后,上门对他进行劝导,并建议他在自家经营民宿。2017年,姚永伟在各方的支持与鼓励下,率先在红岩社区做起了民宿,生意好得出乎他的意料。
于是,姚永伟又在镇政府和社区的帮助下贷了10万元,对民宿进行了扩建。去年他的民宿共接待了100多人,其中住得最长的客人住了30多天,住得短的也有10来天,一年保底收入10来万元。
姚永伟说:“这20多年来,我因为腿脚不方便,一直没有固定的正事做,现在每天就想着怎么把农家乐经营好。日子终于有了奔头。”
附近的几户农户看到姚永伟的民宿开得风生水起后,也对经营民宿“蠢蠢欲动”。2019年,镇政府在了解村民的意愿后,请来文旅局的专家,在姚永伟家开了一场民宿发展培训会。培训会后,镇上多了4家新民宿,还有1家目前正在开办筹备中。
新的民宿主经常到姚永伟家“取经”,大家共同探讨怎样一起发展。姚永伟彻底由当初的“上访户”变成了今天红岩社区的民宿业的“领头羊”。
红岩寺镇凉水埠村一组的杨本义家从2018年开始经营民宿,和其他民宿不一样的是,他的民宿是跟两户邻居一起抱团经营的。
三家共有40几间房间,统一的食宿、集中的管理、各自的渠道资源让民宿办得有声有色。
为了让客人生活更加丰富,他们还在民宿周边发展鱼塘20亩,供客人们钓鱼,去年仅一块鱼塘就在放钓上让杨本义获利近五万元。民宿周围还种了油茶30亩,每年榨出的茶油被客人们购买一空。
集体经营不仅避免了恶意降价的市场乱象,还能让各自发挥优势,把经营管理、配套设施、客人渠道做得更加精细,让民宿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补齐短板
打造红岩民宿村
在采访了多个村的民宿后,记者在每个地方都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不足、体验活动匮乏、民宿特点缺失等多种问题都制约着红岩寺镇民宿更好、更快发展。
安联农庄周边农户对发展民宿一直处于观望阶段,一部分农户担心投入资金进行民宿改造后没有客户来源,不能得到经济效益甚至赚不回投资成本。而安联农庄本身定位于中高端客户,客房定价在288元以上,很多中低端客户即使想要在农庄周边住宿,但没有选择,只能到其他村甚至乡镇消费。
红岩社区的几家民宿道路仅能单车通行,且紧邻一个大型砂石场,噪音和扬灰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感。当地旅游公共厕所数量不足,缺乏道路的导视系统,部分村民家中没有安装网络WI-FI……这些都影响了客源。
民宿业主素质有待提高。部分业主对价格定位没有科学认知,缺乏定价原则,村民们参照花坪镇民宿价格,而忽略了环境、服务等对价格的影响因素。针对提供住宿加三餐的定价,一些民宿主把价格定为了60元以内、60-80元之间、80-100元之间、超过100元甚至超过150元等多个价位,又无法提供与价位相匹配的服务,给游客留下“随口喊”印象。
虽然红岩寺镇有独特的交通区位优势,又能依托花坪、高坪方向的旅游景区,但是上有拥有黄鹤桥峰林景区及关口葡萄的花坪镇,右有怀抱4A级景区恩施地心谷的高坪镇,自身没有大型景区、缺乏体验感的红岩寺镇处境相对尴尬。
如何让游客能够多停留?用什么来吸引城镇居民前来体闲度假?
红岩寺镇副镇长刘卓表示,下一步,红岩寺镇将成立乡村旅游协会,统一对民宿进行管理和准入,将村民通过乡村旅游带动起来,让更多村民享受乡村旅游与农业深入融合所带来的经济红利。
镇里还将引入专业的乡村旅游运营团队,通过人力、技术等方面的植入,争取获得更多游客认同;不断完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旅游公厕、道路加宽、游步道、完善网络覆盖等,方便游客的出游以及在村里的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为达到民宿标准的农户提供政策支持,方便农户扩大民宿规模,改善民宿住宿及接待条件,并不断根据自身条件,找到自身特色,引导并规范民宿改造及新建。
同时,镇里将统一设计,制定并完善旅游体验内容,根据季节、村内的民俗文化活动,设计、组织不同时节的乡村体验活动,丰富四季体验产品。未来,红岩寺镇将通过整体统筹规划、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力争实现游客“引进来、留得住、带着走(农特产品)。(云上恩施建始通联记者 孙小茜 责任编辑:朱晓涵 审核: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