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州农村公路建设计划投资9.2亿元,新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结合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争取部分财政预算资金,选取部分乡镇作为试点,有序推进进村入户公路建设。围绕湖北省作为交通强国试点省份所面临的发展新机遇和新形势,立足恩施州“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要求,做好“十四五”农村公路和交通物流发展规划编制。统筹窄路加宽、提档升级、路网改善以及撤并村等项目补助资金,重点加强“油返砂”的县乡主干道升级改善,解决“畅返不畅”问题。重点加强产业路、资源旅游路的提档升级,改善通行条件。高标准打造千公里“四好农村路”示范工程,每个县市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线路100公里以上,全州建成1000公里。力争创建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县1个,省级示范乡镇4个。推进“千处农村公路安防工程”,对县乡道及通客运班车村道的安防工程进行查漏补缺,应设未设的尽快补建,损坏的要及时修复,在此基础上,将安防工程向自然村公路延伸。
注重科学养护,实现农村公路“养必见效”
今年,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有序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强化资金保障,建立长效机制。推进“千公里农村公路排水改善工程”,推广巴东“涵洞革命”经验,统筹养护调标后增加的资金和“美丽农村路”补助资金,在全州推进排水沟和涵洞改造工程,每个县市完成100公里以上,全州完成1000公里,力争用3-5年时间全面完成排水改善任务,同步实施农村公路的绿化、美化,提高农村公路的抗汛能力,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全力完成桥梁消危任务。根据《湖北省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方案》的要求,2020年—2022年三年农村公路危桥改造任务是82座,2020年拟完成36座五类危桥的改造任务,2021年完成46座四类危桥改造任务,力争“三年消危”行动两年完成。全力抓实预防性养护,开展公路病害大排查、大整治,根据病害程度有针对性的采取灌缝、修补和表处等措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提升公路建设投资效益。适时推进养护信息化建设,做到对公路病害、水毁状况和日常养护等情况及时掌握,为快速制定处置方案和组织施工作业等提供高效、快捷和准确的数据。
激活神经末梢,做到农村公路“管必到位”
今年,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试点,县级农村公路总路长,由县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统筹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营工作;乡道、村道路长原则上由乡级党委政府以及村党支部(村委会)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人员信息、路长职责、管护路段和监督电话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以交通综合执法改革为契机,加强与县市交通综合执法机构的衔接沟通,协助做好对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工作;加强农村公路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制定爱路护路公约,不断提高群众爱路护路意识。
扎紧制度笼子,进一步维护行业安全稳定
今年,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驰而不息抓作风,坚决纠正“四风”,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完善农村公路建设招投标程序,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和工程全过程监督,着力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真正将农村公路建成民心路、致富路和放心路。抓实安全生产,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个必须”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党政领导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和隐患双防控机制,全面排查治理安全生产隐患,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确保行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供稿:恩施州交通运输局,通讯员:张仕斌
(责任编辑:江思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