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鹤峰公路:肖红胜流淌在血脉里的乡情
2020-03-24 10:04 云上恩施

大疫如大考。疫情当前,鹤峰县公路管理局局长肖红胜以身示范,冲锋陷阵,带领全局党员干部冲在抗疫最前沿,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把初心书写在不屈的行动上,把爱心播撒到群众的心坎上,以坚定的信念驱散疫情的阴霾。

他是疫情防控的“急先锋”

“作为一名党员,冲锋在前是我的使命,作为一把手,协调各方,保障工作正常高效运转是我的职责。”一连二十多天,他与工人们一道风里来、雨里去,奔忙在春运保畅第一线,还没来得喘息和稍事休整,又接到上级全面开展新冠肺炎一级响应指令。面对突如期来的疫情,肖红胜闻令而动,逆风而行。1月24日夜他转展反侧,彻夜难眠,思考谋划公路局疫情防控对策。1月25日,一大早召集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紧急集合。“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局党员干部职工一律取消春节假期,一律全部沉到一线、深入基层,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紧急会议一开始,会议室里传出肖红胜铿锵有力的声音。紧接着他宣布“三度三突出”作战方案:在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全体干部职工各司其职的防控机制下,保持检查频度、加大联动力度、跟踪任务进度;推进道路交通防控高效运转,确保疫情防控责任制落地见效;作出加大国省道防控工作检查督导频次,突出入口防范成效;加大高速公路卡口联勤联动工作力度,突出重点防控成效;加大省县道交通卡点设置协调力度,突出专业服务成效。“三度三突出”作战部署安排就绪,肖红胜旋即带领突击队,兵分4路分赴各线路设立查验点,搭建防控网,坚决把病毒拒之门外。在不到一天的时间里,在5条国省干线构筑起了一道道抗疫“防控网”。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为了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自大年初一连夜召开紧急会议以来,肖红胜就一直战斗在应对与处置疫情第一线。“既然选择了和疫魔短兵相接,我们就要发扬鹤峰人敢打硬仗的精神,全力与时间赛跑,誓死捍卫人民健康!”无论白天黑夜,他24小时处于作战状态。在他单位办公楼里,他的办公室灯光总是亮到深夜,白天在他单位办公室里无法找到他的身影,因为他早已战斗在一线,冲锋在最前沿,身先士卒担当起防疫前线排头兵、疫情狙击急先锋!一连50多天,他白天黑夜连轴转,没有须臾休息。大雪弥温时,他早已抵达宣鹤高速公路与同事一起值守;疫情肆虐时,他亲力亲为到单位小区、到帮扶村的家家户户现场指导防疫防控、消毒灭源、体温测试……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我相信,只要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不退缩、不放弃,就一定能驱散疫情阴霾,春山可望,早日迎来春暖花开”

他是群众身边的“守护神”

每个时代,总有负重前行者,每次困境,总有迎难而上者。他面对妻子术后综合症、乡下年迈多病的父母、自己患感冒已十多天不见好转、与离校儿子一连几天没打照面,年近岁逼,年货还没来得及去办理……这些阻挡不了他奔赴疫情防控一线的脚步。1月26日,他毅然挥别亲人,一而再再而三安排叮嘱单位防控工作,便携带着简单的行李匆匆赶赴走马红土村,与村组干部紧急汇合商量着应对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和尖刀班迅即制定出“五个一”的抗疫作方案:即强化组织领导、形成全村“一条心”、迅速开展排查、组建防控“一张网”;强化宣传引导,拧紧思想“一股绳”;笃定奋力争先,树好党员干部“一面旗”。一切安排妥当,战他分赴各组各户。经过情况摸排和线索梳理,对全村的疫情防控现状有了全面了解和掌握。可是,当务之急是防控急需的物资,没有口罩、消毒用品、体温检测仪,而测量体温耗时较长。为了解决现实难题,他第二天深夜迅速返回县城,上下联系,左右协调口罩、体温测量仪、84消毒液等防控物资。当他带上防疫物资再一次返回红土村时,已是下午六点多钟。饥肠辘辘的他已是一天没吃饭了。他赶紧烧了一壶开水为自己泡了一包方便面充饥。他一边吃方便面,一边给村干部分发口罩、消毒液;一边指导村干部和村民如何正确佩戴口罩、配制使用消毒液,并提醒他们当前应该注意的防疫事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接下来的日子,他马不停蹄带领村“尖刀班”,会同村组其他干部、村医指导全村疫情防控工作,每天他利用村广播喇叭、流动小喇叭反复播放防控疫情知识,制作防疫横幅悬挂村内交通要道,在村委会宣传栏张贴防疫知识宣传画报,向村民派发宣传单,不断加大防控知识的宣传力度。并通过学习冠状病毒防控知识,向村干部及村医培训疫情防护知识。带领村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家中,对全村的 304 户1145人进行排查,全面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了解家庭成员有无疫区接触史,是否有感冒发热、咳嗽、乏力等疑似症状,当在排查中发现汉46 涉汉人员和366名返乡人员时,他便和尖刀班人员每天为他们测量体温,观察情况变化,按要求每组每户每日如实报告疫情信息。对于这些特殊人员,他耐心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不厌其烦地对他们说:“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也为了他人,你们一定要坚持在家隔离,千万不能大意,如有任何身体不适,要尽快跟我们说,及时就医。”

在全村15个卡点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天,他在红土村与湖南交界的卡点值守,一湖南籍年轻男子开车向红土村方向驶来,被村干部拦下,年轻男子不服卡点管理,硬要冲卡过去,肖红胜走上前,和气的寒暄了几句,让车上人下车登记、测体温,规定动作完成后,肖红胜解释:“你也应该知道,国家防控形势这么紧张,按要求,出入人员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律不准出入,请你理解。”年轻人很生气:“不能行个方便吗,多大点事儿”,肖红胜听完后,正颜厉色道:“我必须为你、为人民群众负责,如果把你放过去了,就坏了规矩,再说啦,政策又不针对你一个人的……”肖红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说明服了他。

在外人看来,一切防控工作似乎都已安排妥当,但他还是不能放心,又和村干部商量,组织疫情防控突击队队员,负责对全村15个村民小组进行居家留观情况巡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他第一时间去亲自进行心理疏导,防止他们中有人不听劝阻,随意外出,酿成不良后果。

“只有认真做好防护工作,确保乡亲们身体健康安全,才能巩固好我们以往的脱贫成果。”为了进一步阻断疫情蔓延,他按照镇上统一安排,决定对入村的主要路口商议执勤点,并组建了村疫情防控突击队,防控点执情人员由村突击队成员担任,党员志愿者24小时值班,并对出入卡点的车辆做好登记消毒、人员体温测量。通过这一举措,有效阻断了外界病毒源对本村的传播途径。有效消除了疫情隐患。在入户排查中,村村没有出现一例发势或疑似病毒感染者,原来排查出的有疫区“过往史”的人员也未发生任何可疑症状,安全度过了隔离期。

在工作中,他大刀阔斧,在生活中,他粗中有细、关怀下属。黝黑的脸庞下遮不住他勇于担当的责任、愚公移山的志向和下足绣花功夫的信条。在连续高强度防疫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带队巡查,每天下来都是筋疲力尽,为了群众的安危,他的头发乱了,眼眶陷了,嗓子哑了,脊背弯了。为了百姓的健康,他跋涉在冬雪弥漫的乡村泥泞道路上,裤腿一高一低,鞋子沾满污泥。面对家人和同事们的担心和劝阻,他只是幽默地说:“我每天的微信步数都超过了2万步,身体好着呢”。面对视频中想念瓣妻儿老小,他只是张开臂给了他们一个饱含深情地拥抱,面对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防疫同事们,他都抱以憔悴却坚定的微笑……

他是共同战“疫”的“知心人”

在执行最严格防控措施的同时,肖红胜多方设法为群众解决难题,织密起了一张人情味浓郁的“防控网”。

“你遇到什么事情需要我代办的,或者有什么东西需要代买的,都可以打电话找我们!我们会24小时给你们提供解答,全天候提供帮扶,祝你们全家新春快乐,平安健康!”从年前开始,他和尖刀班成员逐组逐户,一遍遍劝告村民减少外出、注意防护,在走访居家观察人员的同时,也为他们送上了“便民服务卡”,卡片上包含了疫情防治的温馨提示,还有镇政府、社区、村和卫生院的服务电话,一张小小的卡片,温暖了全村人的心。

“疫情防控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对困难群众的生活始终记在心间。在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他考虑到贫困户特别是独居失能半失能人员居家时间长,亲属照料不便,本人不愿出门或不方便出门的实际情况,统一组织,专门安排包组包户干部对全村所有农户进行走访排查,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向他们逐户普及防疫知识,送去新鲜蔬菜、消毒酒精、口罩和便民服务卡等物品资料,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及生活需求,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并对居住环境进行消毒防疫,对特殊情况人员逐人建立台账,包组包户干部定时去查看照料。同时在各组选点设立“不见面市场”,将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分户包装作好标记,既避免了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又满足生活采购需求,确保人民群众的生活不受影响,为他们送去关怀的同时也为他们送去战胜疫情的信心。

尽管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紧张忙碌,但他时刻挂念村里的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随时了解和帮助解决他们的所需所求。当他了解到十组五保老人杨伯洲老人床上被子单薄时,他想方设法解决老人的困难,第二天下午他带领“尖刀班”人员给老人送去新棉被和新棉大衣,像这样的暖心事,在他身边发生了很多,他就是这样视扶贫对象为自己的亲人,用他独有的温情和细心,温暖着红土村的乡亲们,也赢得了当地群众对帮扶干部的认可和信任。

“一点心意,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呢。”肖红胜带领尖刀班想方设法为红土村捎送大米280余袋和其他各种生活急需物资折合资金达2万余元,为村民组织代购、生产生活物资资料达20余万元,组织尖刀班和村组干部为群众配送上门达400余人次,不仅如此还自掏腰包为红土村的学生们送去本子、笔等学习用品1100多套,解决了疫情期间学生在家上网课的学习用品之需。

“肖局长,我们家里的米和菜都不够了,咋办呀。”“肖局长,我们家老人治疗心脏、血压和血糖的药不够了,方便帮我们买点吗?”在疫情防控期间村封闭交通管制以后,蔬菜、药品和生活必需品的缺失影响到了百姓的正常生活。面对村民的电话询问,肖红胜所需求一一记本本子上,不是从县城代购后送到村里,就是从走马、梅坪集镇上亲自去当群众“跑腿员”“代购员”,然后把果蔬、米面等生活必需品挨家挨户送到村村民家中,保障村民每日生活物资的供应,肖红胜说:“村民对疫的防范意识越来越高,我们工作也顺畅,只要能为村民提供方便,多跑几趟我们也愿意。”这种暖心举措,减少了人员流动,实现了疫情期间村民“零出村”目标,有效阻断了疫情的传播和蔓延,温暖了百姓的心,受到村民的一致赞誉。

只问初心、无问东西,身责所在、守土勿怠。肖红胜秉承着舍己为公的初心、守土尽责的信心和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至今依然奋战在红土村和所辖公路管线疫情防控线上。


来源:恩施州公路管理局   通讯员:杨国炎

责任编辑:刘琳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