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飞强茶业:让企业发展与民族团结之花同步绽放
2020-01-03 09:38 云上恩施

“我们要不忘初心,不忘党和政府的支持,更不忘一起同甘共苦的员工和茶农,永远只做一件事情,过去、现在、未来都只做‘利川红’!”日前,利川市飞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卓万凯(利川市工商联企业副主席)对笔者说。

卓万凯家境贫寒,依靠民族政策资助才完成学业。大学毕业后,怀揣着感恩之心,他回到家乡,在农业企业里摸爬滚打,长期与各族农民朋友打交道,建立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民族感情。

1997年,卓万凯成立利川市飞强茶业有限责任公司,23年来一直致力于优质红茶制作。去年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东湖进行国礼茶叙,品尝的其中一种茶就是利川“冷后浑”红茶。一夜之间,“利川红”红遍大江南北,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飙升,成为恩施乃至湖北和全国的一张亮丽新名片。一时间,订单也如雪片般飞向飞强茶业。

公司不断壮大,卓万凯却并未忘记身为一个少数民族企业家的责任和担当。

近年来,飞强茶业立足公司职能职责,充分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与劳动力资源条件,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茶产业,筑牢民族团结基石,促进当地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企业发展呈现“双赢”局面。

冉晓利是飞强茶业公司的一名员工,前几个月,她忙于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为世界各国友人介绍“利川红”的历史、制作工艺等知识。

2015年,大学毕业的冉晓利进入飞强茶业工作,入职后,公司着重对她们这些工作人员进行了茶艺技能和茶叶知识培训,有效提升了她们自身的能力。

现在,冉晓利是一名技能成熟的茶艺师,已经能够独当一面。

“在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我为世界各国的运动员介绍了‘利川红’的制作技艺,并邀请他们进行品尝。”作为一名土家族茶艺师,她希望能以“利川红”为窗口,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中国茶文化和恩施少数民族文化。

在飞强茶业,像冉晓利这样的少数民族员工还有41个。其中更涌现了众多少数民族工匠和技术骨干,如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2018荆楚工匠、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邱建红,恩施州制造业能手廖伟等少数民族乡土人才。

多年来,飞强茶业公司“吃水不忘挖井人”,没有忘记一起同甘共苦的茶农,通过发展产业带动了少数民族同胞脱贫致富。

该公司探索形成了“12854”产业扶贫模式。即通过“利川红”“1”个品牌带动茶叶产业发展,组建“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参与“8”个贫困村的产业扶贫,精准帮扶贫困群众“500”户,每户精准落实“4”条帮扶措施。

位于毛坝镇的兰田村原来只有2000多亩茶园、平均产值不到3000元。飞强茶业公司进驻后,带动群众把茶园面积发展到3160亩,普通茶亩产值提高到5000多元,“冷后浑”茶园亩产值更是达到15000多元,最高的甚至达到20000元。

现在,兰田村人均拥有3亩多茶园,户平收入都在5万元以上,兰田村也因此成为了“利川红第一村”。

2018年,飞强茶业与广东恩施商会、深圳点筹网合作,以消费扶贫的形式帮扶文斗乡大杉树村、大地坪村。通过同样的帮扶模式,向省农村信用联社争取支持,帮扶毛坝镇茶塘村。今年,该公司还计划引进几家企业或机构进行结对帮扶,推动8个贫困村“消费扶贫”全覆盖, 着力夯实民族团结的经济基础,凝聚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向心力。

下一步,飞强茶业公司将组建“利川红”茶叶集团,整合上中下游产业链,继续做大做强“利川红”品牌。

来源:恩施州工商联

责任编辑:刘泓婕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