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鹤峰审计局围绕提升审计监督质效,建立五项制度,推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截至10月底,该县审计整改率达96%以上,较好地解决了审计整改“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是建立审计整改清单销号制度。该局对当年审计项目逐一建立问题整改清单。清单载明被审计单位,审计时间、查出的问题、应予整改的事项、确定整改时间及整改结果,使被审计单位对整改事项一目了然。
二是建立审计整改责任链制度。建立整改三级责任链,联动整改事项实行“一把手”亲自抓,重大整改事项分管业务领导协助抓,跟踪整改审计组负责抓。审计组对被审计单位应整改的问题实行跟综督查,重点督促检查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采纳建议等方面的情况。局机关将落实审计整改责任情况纳入岗位目标考核内容。
三是建立整改联动制度。将重大事项的审计整改情况及时报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作为全县督查事项。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列入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或县长办公会议研究部署的重要内容,对重大整改事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由县人大对部门负责人实行约谈。
四是建立审计整改报告制度。在整改制度中明确被审单位整改结果反馈要求和具体时限。同时建立审计整改情况公告制度,将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绩效审计等重点项目审计发现问题及整改情况,通过政府政务网予以公开,为推动审计整改落实营造舆论氛围。
五是建立整改问责制度。建立综合问责机制,对不按规定期限和要求进行整改的单位进行责任追究;对延迟执行审计整改决定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通报批评和诫勉谈话;对拒绝、拖延整改并造成重大影响或损失的被审计单位,从严问责。如对扶贫资金整改不到位的,该县追究3名相关责任人纪律责任。
(来源:鹤峰县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