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鹤峰通联记者 周龙霞)近日,随着气温的上升,鹤峰县油菜进入收割期,当地农民抢抓农时收获油菜籽。
6月10日,记者在鹤峰县五里乡瓦屋村二组看到,村民马世玉正在收割油菜。“砍油菜杆和打菜籽的时间都是有讲究的,为了不让成熟的菜籽在收割时脱落,一般选择露水未干的清晨砍放。”马世玉边砍油菜杆边告诉记者,打油菜籽一般都是选择太阳天温度最高的时候,这样打出来的菜籽可以晒一会太阳,菜籽差不多就半干了,才不会发芽。
“这个‘打菜籽’的工具叫‘连枷’,是竹子制的简单工具,也是从古代就流传下来的传统工具。选一个有太阳的好天气,在空地里铺上一块大的塑料布,将晒干的油菜杆放在大塑料布上,然后用‘连枷’不停地敲打,直到菜籽粒打出来。”砍放完油菜杆,马世玉开始挥动手中的“连枷”,“啪!啪!啪!”敲打声一下接一下,不急不缓,踏实而有节奏。“打连枷”是一种巧活,利用惯性使上面的竹块旋转拍打,现在这种收菜籽的方法和打菜籽的工具都非常少见了。
“接下来是用粗筛子进行筛选,反复筛选去掉油菜籽壳,直到全部留下乌黑发亮的油菜籽。油菜籽晒干后,就可以运到榨油厂进行压榨。”马世玉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的生活,所以每年都会种上几分地的油菜,吃得放心,还能增收。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