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年,宣恩县健全工作机制,创新筹资方式,严格内控管理,积极主动作为,全力破解交通筹融资难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进程中实现交通新发展。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拓展筹资渠道。县政府优先安排政府债券资金支持鸦来公路建设,安排土地出让金等本级财政资金用于交通项目建设配套。按照“一个池子蓄水、多个龙头放水”方式,统筹安排全县交通补短板项目775个,总投资4.26亿元用于132公里农村公路和2017公里自然村通组路建设。积极与政策性银行深度合作,争取政府负债限额使用向交通建设倾斜,以计划内项目为支撑,以城投公司为平台,全力争取政策性贷款。
二是立足主动作为,创新筹资方式。积极争取部省补助资金投入。干线公路遵循“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原则组织实施,农村公路按照“五年计划、两年下达、三年完成”的工作思路加快推进,积极与省、州等主管部门搞好对接,主动汇报全县交通项目建设情况,取得省州主管部门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谋划推进公路“建养一体化”。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先后研究通过《宣恩县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实施方案》,并将全县12个项目202.46公里总投资46.4亿元的重点公路一并纳入普通公路“建养一体化”模式组织实施。启动县级交通建设融资平台建设。县城投公司以恒通路桥公司为主体,组建通畅投资公司,运营管理交通项目建设,为交通建设积极筹措资金。
三是严格内控管理,强化风险防范。严格项目程序管理。规范项目招投标程序,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加强工程建设事前、事中、事后监管,规范资金使用,降低投资风险。严格工程建设管理。抓好原材料抽检、试验段检测、施工中期抽检、竣(交)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建设成本,减少因不合格工程造成的投资浪费。严格资金使用管理。坚持实行民主决策机制,严格资金拨付“五要件”,做到从严审核、层层把关,确保项目资金管理规范、使用安全。
供稿:恩施州交通运输局,通讯员:罗芳艳
(责任编辑:江思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