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夏以来
恩施的天气就是
热几天,降一阵
热几天,降一阵
.....
但估计很多人都不会想到,
这一波就是火箭式升温!
还没体会到初夏的清爽
这是盛夏的烧烤季节
就要来的节奏么?
中央气象台
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未来三天(3-5日)
华北、黄淮一带的高温天气
仍会继续暴晒+干热
午后地表温度可能有50-60℃
局地甚至超过70℃
再看看日历,
马上就要高考了
高考期间恩施天气如何
一起关注
恩施州气象台发布的
气象信息
未来一周(6月4日~6月10日)天气:未来一周,晴雨相间, 5日、7日夜间到8日有降水发生,其它时段以多云间晴天气为主,气温回升。其中5日白天我州大部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局部可能伴有雷电、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具体预报
4日白天:多云间晴,局部阵雨或雷雨;
4日夜间~5日: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6日:多云;
7~8日:阵雨;
9~10日:多云间晴。
马上就要高考,考生该如何安排饮食、作息?家长们又该如何做好心理调节,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情绪环境,让考生以最健康的生活状态、最轻松的心理状态走上考场?
“舌尖上的高考”:考前该吃啥?
高考临近,在这个阶段,除了集中精力复习,还应该重视营养,因为营养是学习和健康的物质基础。
一日三餐吃点啥?
早餐直接影响着考生上午学习的效率和体能。营养充足的早餐应该包括谷类食物、动物性食物、奶类或豆制品以及蔬菜水果。
午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要吃饱。午餐晚餐的食物要多样,注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鱼虾、瘦肉、鸡蛋、牛奶、豆腐等食物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深海鱼中含有的DHA可以提高大脑功能,增强记忆。
新鲜蔬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维生素C既可促进铁在体内的吸收,还可增加脑组织对氧的利用。这类食物还可帮助消化,增加食欲。
注意清淡饮食,足量饮水
随着考试的临近,天气也逐渐变热,加上考生生活节奏快、压力大,考生往往消化功能下降。油炸、油腻的食物容易使人产生饱腹感,降低人们的食欲,影响其他食物的摄入量。另一方面,油炸食品不易消化,会加重消化负担,导致分布到大脑的血液相应减少,影响大脑的工作效率。因此,考生应该不吃或少吃含脂肪高的油炸食品。
夏天出汗较多,容易导致体内缺水,出现头昏、头疼等症状,影响考生的学习效率,所以,要督促考生喝足水,少喝饮料。
不要迷信“健脑品”,注意劳逸结合
智力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营养只是诸多因素之一,而各类天然食物中已经包含了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只要合理安排就能满足需要。除了平常刻苦学习和积累,没有短时间提高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不可过分迷信和依赖营养品对智力和考试成绩的作用。
长时间读书学习会感到头昏脑胀,是由于脑血管极度扩张的缘故。另一方面,大脑的活动减慢,表现为思维迟钝,甚至强迫休息,表现为打瞌睡。不要搞疲劳战术,劳逸结合。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活动、锻炼,不仅可以缓解疲劳、提高学习效率,还有益于健康。
高考前48小时,如何“校准”生物钟
经过长时间紧张的考前冲刺后,如何以最佳的状态做好高考临场发挥?
专家建议:提前48小时“校准”生物钟。
心理咨询师给考生家长的五大建议
家长不要期望过高
心理解析:很多孩子感到考试压力很大,对自己失去信心,父母过高的期望是个直接的影响因素。面临高考,家长的这种过高期望,就更赤裸裸地表现为期盼孩子考重点和读名校。
心理支招:当家长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孩子,就会发现孩子身上更多的闪光点,就会给孩子更多的肯定评价,给孩子更多的自信。到了这个时候,孩子掌握的知识基本已成定局,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家长把期望降下来,实事求是地甚至降格设定目标,心里就会多一分坦然。这样,有助于孩子增强自信,坦然面对高考,也有助于孩子在考场上更好地发挥。
家长不要唠叨过多
心理解析:考前家长们的唠叨反映了家长的攀比心理。唠叨的结果,必然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造成孩子厌烦的心理,导致孩子对家长的反感,甚至还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对家长发脾气。
心理支招:家长朋友要练就一个功夫:在孩子大考前几天,要学会管住自己的嘴。即便是表达关心,也要看好时机。有些必要的嘱咐,最好“说一不二”,不重复第二遍。家长如果变唠叨为倾听就更棋高一着了。考前和孩子相处时,家长可以抽空带孩子散步聊天。聊天时,如果孩子向你诉说困难或压力,可能只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对你的信任,并不意味着马上要解决。这时候你需要做的是,多贡献耳朵,当个好听众。如果你还想说话,不如给孩子讲讲笑话,彼此都放松一下心情。
家长不要关注过度
心理解析:面临大考,孩子们的压力是怎么造成的?就是由于太拿考试结果当回事,考前复习可能过度疲劳,考场情绪可能过分紧张,从而超过了大脑能承受的限度。于是,到了答题时,大脑就出现了超限抑制,脑细胞就会自动停止工作不再听从使唤了,也就影响了考前复习和临场考试的效果。这种情况下,家长对孩子高考的过度关注引发的种种焦虑心态,又必然传染给孩子,让孩子更焦虑,在复习中和考场上更容易出现超限抑制,更容易考砸了。
心理支招:作为家长需要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如果真爱你的孩子,就别太拿孩子的考试结果当回事,保持平常心,既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故作轻松,给孩子营造一个平常的学习环境和家庭氛围。孩子受到来自家长的平常心的感染,就会把考试看得淡些再淡些,复习起来就会心清气爽,面临高考就会处之泰然。
家长不要管束过严
心理解析:家长管束过严,会使孩子在家学习时很难有一种平静的心态。家庭成了学校紧张生活的延续,孩子没有了缓冲的时间,结果可能导致孩子感觉没有自由的空间,缺少自主复习的时间,因此束缚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与家长对立。
心理支招:家长要有一个明确的角色定位,孩子才是考试的主角,家长只能当配角。我们要相信,面对大考,作为主角的孩子对于如何学习自己心里是有数的,何况还有学校老师详尽的指导。所以,最现实的做法是,家长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孩子,对孩子的考前复习不要多管,不要多操心。至于复习资料之类的事情,更有老师安排,家长更不必瞎操心。
家长不要保护过分
心理解析:孩子要大考,父母自然牵肠挂肚。但是,过度关爱和保护会导致家庭气氛过度紧张,反而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感,给孩子帮倒忙。
心理支招:家长该怎样照顾孩子考前的生活?关于睡,家长应该指导孩子这样做:困就睡,不困就学,躺在床上睡得着就睡,睡不着就随便翻翻书,只是别看小说。反正睡好睡不好不碍什么事。这样入睡反倒容易得多。如果考前真的睡不好呢?那也无所谓。孩子考前如果说没睡好,你该鼓励他挺起胸,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
来源/恩施州气象台 网络综合
责编/孙跃
编辑/黄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