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建始好男儿:曾参加抗洪救灾 灭火抢险上万次!
2019-05-29 14:55 云上恩施

云上恩施报道(记者李小蝶 特约记者曾志强 通讯员王小红)走南闯北,这名消防战士用双脚丈量大地,用行动尽显军人本色。

他叫王玉琼,建始县长梁石盆水村人,2002年应招加入武警重庆消防一支队,一干就是15年,2017年王玉琼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安置工作时,他毅然选择加入政法队伍,被建始县政法委安排到县公安局禁毒大队业州镇戒毒中心工作。

一面锦旗

5月28日,在业州镇戒毒中心,发生了温馨的一幕,一对夫妻满含热泪,将一面写着“时代楷模 见义勇为”的锦旗辗转送到了王玉琼手里。

“太感谢你了,我当时太冲动了,没有你救我一命,我现在后悔也来不及了!”

“作为退伍军人和党员,只要我能做的事一定会做,更何况是一条生命,生命很珍贵,一定要珍惜生命。”

原来,5月23日,建始一男子徐某因为近期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导致情绪低落,加之因家庭琐事与亲人发生了争吵,一时冲动准备到建始大桥上轻生。

跳桥轻生的徐某被挂在10余米的高桥上,热心路人迅速施救,却因难度太大没有成功。眼看徐某就要坠入河中,千钧一发之际,王玉琼正好途经此处,他凭着自己多年来处置突发事件的救援经验和不凡胆识,果断冒险翻越护栏,与路人一起展开了一场悬空营救。

期间,有人找来带有挂钩的汽车救援绳索,王玉琼与一位张姓老板立即将挂钩挂在徐某的腰带上并拼力上提,正当徐某即将被拉起时,腰带突然断裂,徐某猛然下落,所幸王玉琼身手敏捷一把将其上身紧紧抱住。在众人的全力配合下,徐某最终被成功营救。

事后,徐某为自己的冲动表示悔恨,做了一面锦旗,与妻子一起亲手送给了王玉琼,向他表示深深的感谢。

一面锦旗背后,是一份肯定,更是一份责任。

两张军功证书

“虽然我现在转业了,但是我永远记得我曾经是一命消防战士,只要哪里需要我,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冲上去。”15年的从军经历,王玉琼的军人本色早已融入骨髓。

在部队期间,他勤勤恳恳,曾担任部队班长,新兵教练。因表现优秀,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

他立足岗位练兵,对待战友真诚团结,在自己刻苦训练的同时,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的做法,让新同志快速进入角色,先后带过100多个新兵。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地震发生后,王玉琼所在的部队受命赴汶川开展搜救和救援,王玉琼主动请缨,奔赴汶川。“当时心里只有一个信仰,早一分钟找到幸存者,就少一个人员伤亡,也顾不得危险。”回忆起汶川大地震,王玉琼至今难以忘怀。

“消防战士是离老百姓最近的。”据王玉琼介绍,在他服役期间,他曾参加大大小小的抗洪救灾,灭火抢险上万次。谈到四川凉山牺牲的消防战士,他表示十分痛心,“凉山的消防英雄们为了老百姓奋不顾身的精神大大激励了我,我现在虽然退伍了,但是我依旧会出现在老百姓需要我的地方。”

每一次的逆行,是对责任最坚定的守护。

三人组成修路队

脱掉戎装,王玉琼没有褪去他军人的使命和担当。回到家乡后,他成为一个爱管“闲事”的人,村里哪家的水管坏了,电灯坏了,哪位老奶奶的猫丢了,都有他热心的身影。

长梁石盆水村和茅田把戏坨村交界的一段路,因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最深的坑塘尺把深,经常有机动车陷在路上,给行人和行车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存在着安全隐患,王玉琼了解后,联系到村中的老党员周文贤和贺家信。

“这条路大坑小坑的,经常有车陷进去,安全隐患很大,这样我出钱,您们出工,我们三人一起把这条路修好。”

“这条路一直是我们村里的一个“心头大患”,我们去借一个三轮车,你就去拖水泥,我们就来找工人。”

王玉琼与两位老党员商量之后,自掏腰包,买来砂石、水泥、钢筋,扛上锄头,与村民们一起填补洼坑,修整公路,不到三天,一条平整的公路就出现在村民眼前。

“真不愧是当过兵的,尽为我们做好事,做实事。”王玉琼得到村里老百姓的一致赞赏与认可。

眼前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也有柔情的一面。“我这辈子最亏欠的就是就是我的父亲。”王玉琼6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留下他与父亲相依为命。父亲因病去世,他在部队,回到家乡匆匆见了父亲最后一面。父亲出殡的第二天他就匆匆赶回部队。

忆往昔,他义无反顾奔向绿色军营,用青春和热血为祖国的军队建设和国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看今朝,他褪去橄榄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军转干部为民服务的风采。 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永葆军人的品格和血性,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再立新功。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