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农民作家向清义先生,给我传来《情系红岩脑》的文章。我才知晓家乡有一个如此美丽、神秘的地方!
“小满时节,小得盈满” ,也是机缘巧合,接连一个星期的阴雨居然停了,5月22日,天气转晴,我便开始了红岩脑的发现之旅。
从鹤峰县城出发经五峰县湾潭镇,两个小时的车程抵达五里乡柏榔村委会。向北望去,莽莽群峰之中一条乡村道路蜿蜒向前,时隐时现。汽车吃力地向上攀爬,不断惊动路边觅食的飞禽,五颜六色的羽毛在黄花绿草和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这是一个高山台地。
放眼望去,郁郁葱葱,满目苍翠。
天空好像洗过一样纯净,棉絮一般的白云点缀其间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蓝天覆盖着大地,不知名鸟儿婉转的歌声在山谷回响,悦耳动听。
在茫茫森林覆盖之中,山并不显得高大。一座座小山峰被金色的阳光勾勒出美丽而温暖的色彩。远远望去各种形状的红色石头组成的岩石堆,在群峰中错落有致!
站在山顶远眺,东北面隐约可见五峰县北风崖的风力发电场,再往北就是宜昌五峰县的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南方是湖南石门县境内的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望是木林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红岩脑与正在开发的五峰县钱家荒石林风景区隔东流水耸峙相望。
爬上一个山坡,便看到了因最近开发种植药材显现出来的一片石林。各种形状的石头耸立其间,斗奇争艳。石头质地坚硬呈现出独特的红色,奇特均匀的纹理犹如头脑的沟壑,清晰可见。
好一个红岩脑,我想前人命名定是因形状和颜色而得的。
这里方圆约五六平方公里,近300年无人居住,几乎处于原始状态。石林除了颜色形状与众不同外,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森林伴生石林,一层一层重叠相生。远远看去只是平常的森林,深入进去才能感受到别有洞天!
向导告诉我,里面很大,从下往上有三层,循环往复,沟壑纵横。一不留神就会迷失方向,要很长时间才能走出来。
石缝中只能容一个人穿行,踩着如地毯般的树叶,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感受到的是格外的安静!
没走多远,向导就在石林中发现一颗高大的红豆杉,粗及数尺,高达十余丈。
中午的阳光从森林的缝隙和石缝中照射进来,斑斑驳驳,独特的原始生态,形成各种各样美丽的光影。
下午六点,我们从石林中走出来,经过3个多小时,拍摄了数百张照片,所到之处不及全部的十分之一!
“夜莺啼绿柳,皓月醒长空。”此时承包这片山林的小刘从县城赶来,陪我观看红岩脑美丽的晚霞,围炉夜话。他说,这里的水质特别好,对水质要求特别高的石蛙随处可见。他请的工人在这里生活了7年,烧水的水壶没有一丝水垢。
谈及红岩脑的神奇,他说:“桌子岩、七孔岩、巴掌岩、手指岩惟妙惟肖,特别是有一处形似轿子的石头,重达数吨,六七人合力可推动,却又不会倒塌,犹如不倒翁一样。”
我们与小刘相约,决定邀朋引伴再探红岩脑。
(云上恩施鹤峰通联 记者 冯冬梅 图 / 田科武)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