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鹤峰通联记者 陈平章)“四月八,吃枇杷”。这是留在记忆深处的儿歌。岁月虽然远去,乡愁、乡恋犹如陈年老酒,在时光的酒杯中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芳香。
走进2019年农历四月,又是一年枇杷熟。
记者在鹤峰县容美镇容美村、龙井村、中村村、康岭村等处采风,只见房前屋后、河谷沟畔,到处都是硕果累累的枇杷树。
沉甸甸的枇杷树下,有的放着梯子,有的放着竹杆,可以随意采摘。在中村村,一位大妈见我在屋前拍摄枇杷,从屋里走出来,笑盈盈地说,拍好了,尽管摘了吃。
诗人杨万里写枇柏道:“大叶耸长耳,一梢堪满盘。荔枝多与核,金橘却无酸。雨叶低枝重,浆流沁齿寒。长卿今在否,莫遣作园官。”
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也写到了枇杷。
还有一则关于枇杷的历史故事,说是有个人,送了两筐枇杷给好友尝新,附了一首诗,说:“送上琵琶两筐,敬请好友品尝……”
收到枇杷的朋友作诗回道:“枇杷不是这琵琶,只为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一面吃着人家送来的枇杷,一面作诗嘲讽人家,肯定也算是真的朋友,铁哥们无疑了。
但也有人说,枇杷叶像琵琶,枇杷就是琵琶。
枇杷花在腊月开得最盛,有“负雪扬花”的美名。
枇杷的全身都是宝,果肉的营养很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C,常吃对儿童发育很有帮助,树梗、树叶可以用来做中药,用以止咳、润肺、清热、利尿、治胃病等。
不过这些常识是网上说的,是乡恋乡愁之外的东西。当年的枇杷酸中带甜,甜中有酸,酸酸甜甜,味道复杂而丰富。眼下的枇杷长在水果摊上,长在超市里,长在冷库中,虽然又大又好看,味道也好,而且一年四季都有,可惜少了乡愁乡恋的味道。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