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青村以前的土路
▲山青村现在的水泥路
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村;农村奔小康,关键在交通。2018年以前,交通不便是压在利川市毛坝镇山青村每一位村民身上的大山,自2018年6月山青村小组道路硬化以来,山青村从“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到如今水泥路道路通畅,“贫困路”变成了村民的 “致富路”。
毛坝镇山青村地里位置偏僻,2018年以前,从山青村到毛坝和元堡都只有崎岖难行的土路,路面不宽,上下坡多,道路损毁严重,部分路段机动车辆不能通行,遇上雨雪天气,村民出行便成了头号难题。由于道路不通,发展经济困难,村民们的收入来源也多以外出务工为主。
▲2018年道路施工
“要想富,先修路。” 2017年初,利川市委宣传部入驻山青村开展帮扶工作。了解到山青村的现状后,驻村工作队积极为山青村争取到项目资金325万。2018年,山青村改扩建村级公路3公里,完成道路硬化12公里,打通了该村到毛坝集镇、麻山、大茅坡等线路,循环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为该村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里的道路通了,村民的“致富路”也跟着通了。2019年4月,山青村成立了第一家种植合作社“利川市同学帮种植合作社”,不仅流转农民土地,还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为农户免费提供种子、肥料和技术,并采取保底价格回收。
▲董道学
64岁的董道学是毛坝镇山青村十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往,他只能靠种几亩玉米勉强维持家用,合作社成立以来,流转了董道学的土地种高山蔬菜,每亩地董道学可获得流转资金一千元,年底还有分红,如今,董道学家全年的收入可达一万元以上。
“以前做梦都想把路修好,现在路终于修好了,这些老板也愿意来我们这里种蔬菜,每年我们还能得一万多元的收入,真的太高兴了。”董道学笑着告诉记者。
如今,山青村还将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现有的交通条件为基础,准备把夹壁、新河、山青等回龙河沿线作为一个整体纳入市级乃至州级民宿旅游康养基地整体规划,连片打造、分步实施,山青村正在实现由贫穷落后向村强民富的华丽转身。
(云上恩施利川通联 杜苗)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