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探访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2019-04-29 17:00 云上恩施

云上恩施报道(宣恩通联记者 王俊)4月29日,由华中科技大学,威尼斯建筑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四所高校联合组成的国际四校联合研学营的专家、师生走进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彭家寨。

彭家寨,一个藏于鄂西南山区的一个古村落,为何会吸引中外专家学者的目光,我们一起去看看。

从村寨到“国保”

古朴的吊脚楼、翠绿的竹林、清澈的河水、灵动的吊桥......在恩施州宣恩县武陵山北麓,彭家寨吊脚楼以其和谐圆润的姿态,最直观地呈现着东方建筑美学的灵动气质,展现着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堪称 “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葩”。但一直以来,彭家寨困于山高水险、交通不便等因素,寨民们纷纷外出务工,山寨人少了,生机与活力也少了,寨子透着岁月的烙印和年迈的沧桑。

1938年至2015年期间,中国古建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张良皋先生,三次结缘彭家寨并数次到彭家寨考察。一次张良皋先生在考察恩施州古建筑后撰文:“要挑选湖北省吊脚楼群的‘头号种子选手’,准定该宣恩彭家寨出马”。并以歌咏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自此,这处“尘封”了200多年历史的土家族吊脚楼群逐渐进入世人的眼中。

如何充分发挥这一良好的自然资源?笔者查找资料,各级政府在思考、在行动,2002年,州政府行文公布彭家寨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彭家寨纳入文物保护名单;2008年,省人民政府公布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彭家寨位列其中,同年,住建部、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两河口村(彭家寨所在村)位列其中,并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在彭家寨安装了消防设施,划定“四至”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建立文物档案;2013年,彭家寨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宣恩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李保峰,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研究院专家库专家、长江三峡流域国际旅游研究专家、三峡大学教授阚如良及其团队编制《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总体规划》 ;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院长、教授李保峰编制《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修建性详细规划》。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编制总规和详规过程中,这一理念贯穿于2项《规划》中。

活化的“武陵九寨”

“作为上古时代三种重要的居住原型(巢居、穴居及湖居)之一,吊脚楼完美地呈现了土家人对自然的敬畏,清晰地诠释了‘构木为巢’的技术逻辑,而土家居住建筑的院坝、檐下空间、堂屋、火坑的空间序列则体现了土家族生产、生活方式的空间逻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清晰地体现了土家人的智慧。”李保峰及其团队仔细研究着这座“土到家”的寨子,然后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完善《规划》。



经过规划团队的实地调查,数次修改完善,2017年6月20日,《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2017年11月5日《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修建性详细规划》通过专家评审。

《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总体规划》规划区控制范围以龙潭河为中心线,围合G209 和乡道山林,面积约 45.28 平方公里,重点规划范围为两河口至白果坝电站的龙潭河沿线谷地及周边山林,包含主题村寨、滨水区域、公路沿线、旅游项目集中区域及后山生态保育区域,面积约 6.06 平方公里。将彭家寨打造形成“一廊三心四区九寨”的布局:一廊即土家文化风情廊;三心即两河口主游客中心、伍家寨次游客中心演艺中心;四区即文化体验区、体育休闲区、民宿康养区和生态保育区;九寨即狮毛寨、汪家寨、彭家寨、曾家寨、梁家寨、伍家寨、张家寨、白果寨、唐家寨,并提炼土家文化中的“土楼、土绣、土俗、土匠、土菜、土药、土耕、土乐、土史”整体形成“武陵九寨”品牌。



“彭家寨是伟大的,她生动展现了民族工匠科学利用自然的高超艺术,成为土家族建筑文化的‘活化石’。”在《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总体规划》的开篇前言中,这段话道出了彭家寨的伟大。如何将这一伟大的“活化石”实现“活化”,笔者了解发现,编制的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总规和详规,就是系统的挖掘彭家寨的建筑文化和历史人文,通过保育和传承彭家寨的人文和建筑文化,让人直观感受土家族的生活居住地,让彭家寨的土家民俗‘活’起来、让彭家寨的土家建筑“活”起来、让土家族的旅游经济“活”起来,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体验,人来了,古老的寨子焕发新生,亦是“活化”。而通过“活化”,留住了人们心目中的那份信仰,留住了山村古寨的乡愁,留住了土家传统文化的根脉。

上国际舞台 聚世界目光

“近年以来,中国启动和实施了一系列城市、乡村活化项目,这些项目无论在规模、持续性和干预方式等方面都是西方国家无可比拟的。尤其是乡村活化项目,在为远离大城市中心的农村地区提供物质、经济和社会保障,改善当地居民生活条件等颇有成效。”2018年5月28日至6月26日,“中国土家族泛博物馆(彭家寨)”呈现在意大利2018年第16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与世界84个国家的经典建筑作品共享当代艺术顶级盛会,威尼斯建筑大学前校长、雅伦格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Marino Folin教授对彭家寨做出解读。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1895 年首次举行,在120多年的历程中,成为世界建筑艺术和学术界最具影响力的盛事,与德国卡塞尔文献展、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并驾齐驱,堪称国际展示当代艺术的最高殿堂。此次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的“中国土家族泛博物馆(彭家寨)”并非封闭固定的场域空间,而是将以彭家寨为中心的土家族村落连成一体,形成一个“活化”的动态土家生活生产全景画廊,让人们可以直观地看见活生生的土家族人,实地了解土家族的生活居住形态,切身感受土家族文化。

据悉,“中国土家泛博物馆(彭家寨)”项目将分近期规划和中远期规划实施。近期规划(2016-2020年)为历史文物保护修缮、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项目开发、完善和重点建设阶段;中远期规划(2021-2025年)为优化促进、全区发展和全面建成阶段。



2018年11月23日,威尼斯建筑大学前校长、雅伦格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席Marino Folin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张彤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李保峰教授以及意大利雅伦格文化艺术基金会负责人一行来到宣恩,实地考察彭家寨,对彭家寨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以及吊脚楼的精湛工艺赞叹不已。Marino Folin在实地参观彭家寨后说:“彭家寨是在全球范围内最为独特和神奇的地方,寨子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思想。在这里,建筑的智慧、人类的智慧都得以完美呈现,土家族农耕文化保护得非常完整,这很让人兴奋。希望可以通过威尼斯双城展这个平台和窗口,让中、意两国之间文化交流更加顺畅,联系更为紧密的同时,也让全世界人民能更深一层地了解彭家寨过去、现在和未来,一起复活当地活生生、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艺,实现彭家寨人自己来建设自己家乡的愿望。”

如今,国际四校联合研学营的专家和师生齐聚彭家寨研学,必将再出研究著作,有效助推彭家寨的保护与发展。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