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双拐书记"解为年:脱贫攻坚路上的“拼命三郎"
2019-04-28 10:20 云上恩施

云上恩施报道(建始记者张贵锋 吴昊)   四月艳阳天,烈日的炙烤来得早些。在建始县三里乡枫香树村通组级公路上、贫困户家里、危房改造现场、小水窖施工现场,随时都能见到一位杵着双拐棍,满头大汗,年近六旬的老人的身影。

他就是枫香树村的村支部书记解为年,今年59岁,在村里任职27年,村书记20年。

今年2月23日,在村里忙碌了一天的他,本该是下班休息,又想着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带着村支两委到3、4组协调通组公路整修的事,晚上八点在回家的路上,不慎脚一滑,摔倒在两米多深的河沟,右脚摔成粉碎性骨折,在县人民医院动手术缝了八针。

“村里的几条路要整修,9户的危房改造没有落实,35户的安全饮水等事,都要等我回去协调,不能因为我受伤,而影响整县脱贫摘帽的任务。”医生要求他手术后至少住一个月才能出院,14天后他强烈要求出院,村里还有好多事要等他去处理。

出院后,就像出笼的鸟,拍不急待杵着双拐棍,去危房改造户看过程进度和质量,1.5公里的路程,来回花了近三个小时,晚上脚肿的像馒头,痛得抽筋。

老伴看在眼里,痛在心里,用热手帕敷脚,睡觉时,用枕套把脚抬高,才感觉舒服点。

“这点痛算什么?在村里搞了快30年,我们什么苦没有吃过,这点小事算什么,一定能坚持住,村里大事误了,我怎么对得起乡亲父老对我的信任。”

4月24日,记者在枫香树村9、10组通往河坪村的公路上,见到了解为年书记, 他正在跟公路技术人员、老百姓亲切交谈,了解道路的设计和做群众工作。

“路面宽必须达到3.5米,涉及到各家各户拆除、占地的问题,希望大家积极配合,不要扯皮拉经,修路是为大家办实事,造福一方。”

从工地上回来,还没来得及喝一口水,又有人来找他解决问题。

“解书记,我们杨柳村安水管需要从你二弟田里过,您帮忙做做工作。”

他二话没有,掏出手机把二弟狠狠说了一顿,问题几分钟就得到解决。

在亲人面前他铁公无私,在老百姓面前他任劳任怨。

九组的贫困户任伦香,房子危改已完成,打开水笼头,一股清泉流出,他高兴的告诉我们:“村里给我们把房子改造了,还帮忙建了小水窖,喂猪养鸡再也不缺水了,好在解书记带着伤天天来督办。”

为了解决他家的房子和用水困难,解书记出院后,杵着双拐到他家去过四次,帮忙现场指导、送水管,听说这次要整修公路,任伦香举双手赞成,“解书记这么大年纪,还杵着拐棍为我们办事,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

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解书记时时挂心头。80岁的贫困户向成武夫妇,住在半山腰,低矮阴暗的土培房有200多年的历史,一到暴雨期,土房随时有坍塌的可能,儿子带着瘫痪的儿媳长期在外务工,无法回家照顾老人。

为了两位老人的安全,解为年把他们当做亲人,帮他们重新规划地方建房,筹集短缺资金,找师傅,不时还到工地看看工程质量和进度,新房估计两个月后就能搬进去。

这些年来,枫香树的变化,都离不开解为年的辛勤的付出。组织百姓成立枫香树香米合作社,年销量达20万斤,每斤可卖到20元,完成全村的稻田的灌溉渠建设,家家户户通水泥路和吃上干净的水,发展芋荷梗、羊肚菌、李子、樱桃等特色农业,来增加农民收入,2017年被农业部授予特色产业村。

解为年虽快进花甲之年,他培养了一支年轻、有文化、敢担当、善作为的基层干部队伍,在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为乡村振兴献力。

他坦言道:“村干部的职责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一种责任和荣誉,必须站好最后一班岗,才对得起党对我的培养,村民对我的信任。”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