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冯大文:做好苗语传承人
2019-04-26 16:36 云上恩施

云上恩施报道(宣恩台记者 唐今朝 通讯员 王恕森)“同学们跟我一起读,nyaob rongt你好、uat zhous谢谢、shik nzhib dluat再见……”4月25日,在高罗镇中心小学的苗语学习班上,苗语老师冯大文正在认真地教授孩子们苗语知识。




今年56岁的他,是一位从高罗苗族山寨走出来的老师,如今也是宣恩县高罗镇唯一一个苗语传承人。为解决高罗镇乡村学校无苗语教材的现状,冯老师用多年心血编写当地中小学苗语教材。



聊到苗族的文化历史,冯大文老师立马打开了话匣子:“苗语以前是无文字的语言,苗文化也是无文字的文化。高罗镇小茅坡营村是湖北省境内唯一一个保留苗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苗族村庄,被称为苗族语言的“活化石”。苗语虽然已存在了数千年,但苗族文字却是到20世纪初才产生,而且苗文的书写长期处于不规范、不统一的状态,这严重限制了苗族人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苗族文化的传承。同时,随着年长者渐渐老去,年轻者离家谋生,辈辈相传的苗语故事也面临断代危险。”为了挽救这一民族文化,冯大文老师走遍高罗的山山寨寨,去每个苗族家庭宣传说苗语的意义,并参加湖北民族学院的老师编写苗语教材,录制苗语光盘。

“苗语的现状,让人忧愁啊。”冯大文老师说道。他给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教苗语时,有一名年轻母亲竟对他说,苗语难听死了,我叫孩子不学……

“作为一种语言,丢掉太可惜了。”正是如此,2017年3月在高罗镇中心小学开设了苗语班,由冯大文老师担任苗语教师。



出身苗族的吴大栋老师说:“不会讲苗语了,有时想想,身上连苗族的一点影子都不见了,人家凭什么相信你是苗族啊。”

高罗镇的苗族集聚地,除小茅坡营村外,还有苗寨村。苗寨村里早已无人会说苗语,苗民们的孩子几乎完全“汉化”, 对说苗语毫无兴趣。见到这种情况,冯大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要孩子学好他们没有兴趣的苗语,这怎么可能呢?”冯大文觉得首先得提高他们的认识。于是,他挨家挨户地对苗寨村的苗族孩子进行家访,向每一位家长宣传苗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得到了所有家长的支持,第二周苗语班的学生猛增,苗语教室都容纳不下,有几个同学只好坐在门口学。从此,苗语课就成了冯老师无法割舍的课堂。

冯大文说:“苗语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每节苗语课前,我都会事先用汉语写出教案,用学生易学易接受的方式来教,例如把一些现代汉语歌曲改编成苗歌,教学生们唱出来......”话毕,冯老师当场引吭高歌,用苗语唱起《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冯大文在课上,一边教学生说苗语,一边给他们讲苗族的渊源和民间故事,唱苗歌、跳苗舞、打三棒鼓......带他们去小茅坡营体验过“苗年”的独特风俗。孩子们学得很快乐,由不愿学到主动学,两年的苗语教学,使得150多名苗族孩子学会用苗语中的日常用语,80%的孩子会唱苗歌并多次参加县、镇“非遗”展演。每年,宣恩县高罗镇乡村学校苗语班都会如期开班,冯大文希望有更多的苗族同胞,尤其是年轻一代,能够学习如何规范地使用苗语,做苗族文化的优秀传承人。

责任编辑:谢晓芬

主编: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