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建始金函平:30年如一日!以校为家,以人为己
2019-04-22 10:48 云上恩施


云上恩施报道 (建始记者 黄娟 通讯员 程明)在建始县长梁初级中学有这样一位老师,教学三十余年勤勤恳恳,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事业的第一线,毫不夸张的说,他把所有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学校,奉献给了学生。三十余年的坚守他无怨无悔,虽然岁月苍老了他的容颜,但却冲淡不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热情。

这个人就是现任长梁中学教科室主任、八年级语文教师金函平。在长梁中学现任老师中,金函平绝对算得上是资历最深的老师之一了,从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五中”(长梁中学前身)任教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十余年,这期间,金函平亲眼见证了长梁中学的发展历程,说起这所学校的“前世今生”,他也是现在学校里最有发言权的老师之一。

他爱生如子

走进长梁中学金函平所代课的班级,从学生的口中就没有听到一个说金老师“不”字的。学生们一致认为金函平是一位信念执著、道德高尚、充满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他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无论是对待好学生还是对待问题生,他从来都是不偏不倚,用心关心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与学生交流、相处中,他总会以炼达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耐心”,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用“婆心”,教化学生如何做人;用“恒心”,指导学生在日积月累中提升素质。

三十余年的教学,当金函平谈起曾经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学生,他首先想起的就是当年从县城转入长梁中学的一位“问题生”。这位学生曾经在县城读书的时候,每天除了混日子就是上网、打架斗殴……总之就是不好好学习。而之所以这位学生会从县城转到长梁中学,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位学生的父亲曾经就是金函平的学生,这位父亲想拜托自己的恩师替他来好好管教一番他的儿子。



这位学生初来金函平所带班级的时候,跟来之前是一模一样,没有半点变好的迹象。有一次,因跟班上同学发生口角,这位学生在一气之下就叫来了一群自己的“哥们”,联合把与自己发生口角的同学打了。当学校得知此事后,起初决定要严肃处理这位打人的学生,最坏的情况就是开除。在这个节骨眼上,金函平当时觉得不能什么事情都是一棍子打死,他还想给这位学生一次机会,因为在他看来,这位学生的本质并不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亲自去找校领导为这位学生说情,最终学校答应了金函平的请求,决定给这位学生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就在打人当天,金函平把这位打人的学生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首先就打人事件对他进行了严厉批评。并随即给这位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金函平对这位学生说,你的父亲曾有一个心愿,那就是上大学,但当时他们家里的经济状况有限,最终他只能被迫辍学外出打工挣钱养家,自己这辈子没有办法实现这一愿望,后来有了你,他就把这一愿望寄托到了你身上。当金函平给这位学生讲完这一故事的时候,这位学生潸然落泪,当即就向金函平和被打学生作了检讨和道歉。

在当时,令金函平都感到意外的是,这位学生从那一刻起就好像变了个人似得,不仅是不再偷跑网吧上网、打架斗殴等,就连学习成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贪玩了,学习成绩变得越来越好。后来,这名学生中考考上了县一中,最终,他还完成了他父亲的愿望,考上了一所理想的大学。

金函平曾经所带的学生,考上名校的自然不在少数,但既考上北大又考上清华的却只有一个。金函平所带的这名学生曾经在高考后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但当时他的分数线与北大临床医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还有一定差距,一心想报临床医学系的这名学生有些不甘心,在多方咨询后,他被告知可以在以原专业入校后通过自学,然后内部考试分数合格后方可转专业,但这其中的难道颇大。

后来,这名学生在入校北大后并未能达到入驻临床医学专业的要求。当这一梦想破裂后,他犹豫了,是继续自己当前的专业读下去,还是放弃北大读书的机会再重返高中学习,为自己理想的专业再战一回高考。当他实在难以抉择的时候,他选择回到了长梁中学,找到了教过他的金函平老师,想听听恩师的意见。

金函平回忆说:“我感觉当时自己得到了莫大的尊重,虽然之前每逢假日回家,这名同学都会前来看望我,但这一次关乎于他人生最重要的决定之一,他能来询问我的意见,着实让我很感动。基于这些原因,我也想给他说一些我内心的真实想法,我告诉他,你要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梦想一定要有,因为很多时候,一旦梦想破裂后想要重拾是很难的,所以我支持你的梦想。”

听完了金函平的意见,这名学生最后放弃了北大读书的机会,选择重回高中复读高三。让人惊叹的是,最终这名学生在来年的高考中,又以优异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并如愿就读了该校的临川医学专业。

他愧对家人

在对待学生上,用金函平自己的话说叫无愧于学生,但在对待家人上,他却心中抱愧,甚至还留下了永远的遗憾。曾在他任班主任期间,有一届班上的三名学生因饮水生病,他在亲自将这三名学生送往县医院后,在重症监护室他还连续守了三天三夜,一直到三名学生完全脱离了生命危险他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但就是在这期间,金函平的母亲也得了重病住进了医院,由于学生们还未脱离生命危险,当时金函平选择了继续照顾学生,因为在他看来,母亲身边有自己的兄弟姊妹照顾,自己心里也算是放心的,甚至就连在这期间母亲在医院所过的生日,金函平也未能前去看望一眼。并且在当时金函平的母亲也还埋怨过儿子。“后来我父亲告诉我,母亲当时挺埋怨我的,因为她觉得我就是再忙,现在她生病住院了我也应该前去看望。”金函平含泪回忆说。

母亲是不知道儿子在为何而忙的情况下而埋怨的,但当金函平的父亲将儿子的近况告诉金函平的母亲后,金函平的母亲打通了儿子的电话。“我母亲说,她身体没什么大碍,她说身边有我父亲,还有弟弟、妹妹们照顾,叫我不用惦记她,她叮嘱我在照顾好学生的同时也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回忆到这,金函平的眼睛湿润了。

令金函平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母亲打完这个电话后不久,母亲的病情急剧恶化,最终辞世。很多的遗憾是一生、一辈子的。比如金函平,未能给母亲过最后一个生日就成了他永远也无法弥补的遗憾,而这一切则是为了守护同样病重的他的学生。“母爱真的是伟大的,我的母亲谅解了我,但我却始终没有机会再给她过一个生日。”金函平感慨道。

对于教育事业,金函平的确是敬业奉献。他坚持以校为家,严格遵循每周日最早到校,周五最晚离校的规律。晨曦初露的早六点,他引领着学生们已开始了朗朗早读;夜籁俱寂的晚十点,他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宿舍——这是他一直以来都不曾改变的习惯。

金函平在教育事业上无私的奉献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2018年,他被评为省级特级教师。此前,他还先后被评为“恩施州名师”、“恩施州优秀班主任”、“建始县十佳优秀班主任”;他所撰写的论文《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走进情感的殿堂》等多篇教学还分别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文章《雪》的教学设计,公开课《记承天寺夜游》等也先后获县级、省级奖励。为了推动学校“六育人”活动开展,他还积极参与到校本教材的编写中来,对学校如何育人展开了初步探索。

金函平老师,从事乡村教育三十多年,他热爱教育事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他钟情于教育,执着于教育,他用他的赤子之心与责任心,赢得了广大师生、家长的敬重,社会的认可。如今,他正以饱满的热情,用新的教育理念,用灵活的课堂教学形式,积极推行素质教育,继续在乡村教育这块土地上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来源:云上恩施建始通联

实习编辑:薛荣

主编: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