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今天,这位湖北籍的烈士回家了!
2019-04-05 15:31 云上恩施

四川凉山救火英雄

汪耀峰

今天回家了

3月31日

四川凉山木里县森林火灾救援过程中

30名扑火人员

突遇山火爆燃,壮烈牺牲

他们当中年龄最大的48岁

最小的年仅18岁

↓↓↓点击看视频

今天(4月5日),烈士魂归故里,上午9点45分,昆明飞回武汉的航班在天河机场降落,汪显峰抱着哥哥汪耀峰的遗像,姐姐汪亚林抱着弟弟的骨灰缓缓走下飞机,一步一步,尽力减少震动,让汪耀峰好好休息。

在烈士灵车经过的地方,民警和市民们早已等待许久,只为向英雄致敬。

11点30分,接烈士回家的车队到达孝昌

迎接烈士的群众已经等待3个多小时

途经各个路口、村庄

都有拿着鲜花的人们等待英雄

警察脱帽行注目礼、学生拉着纪念横幅

汽车行鸣笛礼……

汪耀峰

我们接你回家

两辆消防车上

“向救火救灾英雄学习、致敬”的横幅

格外醒目

危险在前、绝不后退

消防员们,感谢你们的守护

小学生们向英雄敬少先队员礼

汪耀峰牺牲后

母亲悲痛欲绝

就提出一个要求,

“带儿子的骨灰回家看一看。”


12点10分左右,车队抵达英雄老家

看着汪耀峰长到大的乡亲们

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痛哭失声

12点40分左右,车队到达孝昌烈士陵园

前来送别英雄的乡亲络绎不绝

大家手持鲜花,寄托哀悼之情

他们是父母的儿子、妻子的丈夫、

孩子的父亲…

但对他们而言,灾情就是命令

向死而生,向生命的守护者致敬

每一个名字都是一颗星辰

每一个名字我们都将铭记

生为勇士,逝亦国殇!

家国清明

烈士们致敬!

何功伟1915年11月出生于湖北咸宁。1936年5月参加全国学联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来到武汉,担任中共湖北临时省委委员。在董必武的直接领导下,到鄂南、鄂西等地组织抗日武装,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9年9月,湘鄂西区党委成立,何功伟任宣传部长,不久接任区党委书记,管辖鄂西27县、湘西北5县共32县党的组织。1940年8月,湘鄂西区党委撤销,何功伟任特委书记。这年10月,陈诚在鄂西地区大肆逮捕共产党员和爱国人士,何功伟不幸被捕。

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兼湖北省主席陈诚,指示特务找来何父,妄图利用骨肉亲情软化何功伟的意志。何功伟对父亲说:“您不要相信他们的鬼话,我抗日救国无罪,为共产主义献身,死而无怨!”老人先后探视劝说何功伟十多次,均没有结果。

1941年11月17日,何功伟被押出了地牢。刑场上有一百余级台阶,刽子手告诉何功伟:“你上一阶,我问你一次‘回不回头’,你若回头,就免于一死,你若走完台阶还不回头,就枪毙!”

何功伟毫不理睬敌人的威胁,拖着沉重的脚镣,高唱着《国际歌》一步一步走上台阶,用自己年轻的生命谱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诗篇。

点击看何功伟更多英雄事迹☛央视播出:父亲给他下跪,他却选择在恩施决然赴死,这些信...

刘胜林又名从武,1904年3月3日出生于湖北宣恩石虎里背后坡(后改为咸丰县古贤乡)。1927年,北军强梁占据咸丰县城,他随同神兵乡勇们前往驱逐,出入枪林弹雨之中而奋不顾身。1928年11月末参加了贺龙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军,1929年1月11日在鹤峰太平镇战斗中与敌人搏斗中负伤,因当时医疗条件太差,伤口引起败血症而导致死亡,时年25岁,原葬于清平团坝子后山,1985年迁葬咸丰县黄金洞乡水杉坪,其墓碑于2011年7月落成。

徐锡如1902年出生于鹤峰县城关。

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他奉命回到鹤峰开展党的秘密工作,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在满山红鹤鸣书院举办共产主义训练班。1928年1月,当选为中共施鹤临时特委委员,在他的领导下,建立了鹤峰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燕子坪支部。1928年4月,按照贺龙指示,他回到鹤峰后前往邬阳关与“神兵”首领陈连振联系,增派党员到“神兵”中做工作,吸收“神兵”首领陈宗瑜入党,使这支农民武装在被收编前已经成为党掌握的武装。1929年8月上旬,在大庸教子垭战斗中,徐锡如身负重伤,医治无效牺牲。1958年,徐锡如烈士的家属得到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的“第零零壹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书”。

鹤峰鼓锣山红军32烈士。1931年4月,红三军转战鄂西北,湘鄂边独立团留守湘鄂边。7月,国民党军队和多路团防武装对湘鄂边苏区发动了第三次“围剿”。9月9日,湘鄂边独立团两个营在南北墩附近的九岭头与敌军展开激战。因敌我力量悬殊,独立团伤亡惨重,团长王炳南命令三营十二连坚守梅家岭,牵制敌人,掩护部队撤退,独立团主力从两侧突围。十二连指战员与敌人殊死战斗,完成了掩护任务后边打边撤,向西北面的大山上转移。

敌军发现红军独立团主力已撤上大隘关,近前只有一小股作掩护的部队,于是下令猛追。1000多敌军在炮火掩护下向十二连追击。由于地形不熟,十二连指战员边打边撤退,全连只剩下32人,被困于三面悬崖的鼓锣山顶。子弹打光了,面临绝境,宁死不屈的红军战士们,砸毁枪支,在连长带领下一起纵身跳下悬崖。

敌军撤走后第二天,鼓锣山下刚家湾的青年妇女张腊姐进山打猪草,在悬崖下发现一名幸存者,还能断断续续说些话,得知他名叫王玉国,因伤势过重,经救治无效也牺牲了。当地农协会员瞒着豪绅,悄悄进山将32位烈士的遗体分5处掩埋。

2006年9月,鹤峰县人民政府在走马镇刚家湾村当年红军32壮士跳崖牺牲的鼓锣山前,修建“鼓锣山三十二烈士纪念碑”以为纪念。

空军三烈士。1943年11月21日上午,日机39架分4批袭击恩施城,驻恩施的中国空军11大队8架战机升空迎击。战斗从上午8时一直打到11时,我机击落日寇新F44驱逐机1架,坠毁于恩施城南15里天桥,另有敌机3架中弹逃逸。我军损失飞机3架,坠毁于城区东郊土桥坝将军山一带,牺牲飞行员3人。

牺牲的3名飞行员分别是:颜泽光,西康雅江人,1937年毕业于万县空军军官学校,担任中国空军28队飞行员,参加过重庆领空保卫战和桂林湘鄂会战,因功调升11大队分队长,牺牲时28岁;周福心,江苏南汇县人,1940年毕业于中国空军军士学校,担任11大队41中队飞行员,牺牲时24岁;张传伟,安徽郎溪县人,1940年毕业于中国空军军士学校,担任11大队41中队飞行员,牺牲时23岁。这次空战后,日军领略到了中国空军以少战多的英勇气概,再未对恩施发动大规模的袭击。

恩施各族人民为3位烈士举行了庄严的安葬仪式,将他们的遗骸安置在土桥坝将军山上。

......

和平年代不再有枪林弹雨和隆隆炮火

但仍有血与火的考验、生与死的抉择

请记住这些面孔吧

是一个又一个他们

为了我们的幸福而让自己归于沉寂

他们共同的名字叫烈士!

王大顺遗照

烈士姓名:王大顺

生卒年月: 1952—1976年

籍贯:恩施州利川市

职务:89133部队副班长

王大顺,1973年1月入伍,中共党员,1976年8月因修建南疆铁路牺牲。

王大顺烈士之墓

龚昊,宣恩人。2016年8月14日,龚昊舍己救人,用生命铸就军魂。

△龚昊烈士遗照

雷稳,苗族,1987年7月生,咸丰人,2006年12月入伍,武警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支队六中队战士,上等兵警衔。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雷稳正在渔子溪执勤点站哨,马上意识到发生地震了,情况万分危急,雷稳果断地向全班发出紧急报警信号,当看到友邻哨兵朱强飞奔回营区呼喊其他战友,雷稳旋即冲向电厂值班室,前去营救电厂职工,不料途中被突然滚落的飞石砸中,落入岷江,英勇牺牲,年仅21岁。

2008年8月,武警四川省总队追认雷稳为革命烈士。

点击看更多雷稳烈士的英雄事迹☛思念!母亲节前一天,恩施一妈妈拄着双拐去汶川祭儿子!

滕登峰,咸丰人,牺牲时22岁。

他和雷稳一样,都是驻守映秀的武警六中队战士。他们在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里救出了映秀电站20多名工作人员,而自己却把最青春的岁月永远镌刻在了映秀。

......

人民的幸福

是对烈士们最大的告慰

不懈的奋斗

是对烈士们最好的纪念

致敬先烈,继续前行!

来源/长江云、湖北日报、云上恩施

责编/孙跃

编辑/黄頔芳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