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鹤峰台记者 申玉洁 胡吉元)由鹤峰县城沿巴鹤线一路北行邬阳乡,绕雕崖绝壁,穿下坪集镇,越龚家垭顶,过湾潭河桥,跨邬阳关垭。然后折道村级公路,沿邬阳村灯草湖盘旋上行,在车程5公里的一片豁然敞亮的高坝之地,乌羊坪便兀的一下子凸现于眼前。
乌羊坪地处邬阳村三组境内,现有耕地20余亩,环田森林110余亩,是群山之间少有的坪坝之地。其间茂林修竹,田畦坦荡,屋舍错落,巨石孑立,是别有洞天的世外桃源。站在乌羊坪极目远眺,天高日暖,云卷云舒。鹤峰、建始、巴东三县接壤之处的一座座远山近峦,一缕缕祥云彩霞,便层层叠叠的尽入眼帘。
或许,乌羊坪示之于人的,不在于眼前极致的自然景观,也不在于她似曾恬淡的地理人文,更在于她是一块“往事阅千年”、“土司挥鞭”的涉事之地。
前世之一:关涉张昊、白俚俾
容美第二十二任土司田舜年《容阳世述录》载:乌羊坪之北缘,有张昊所修石柱山。上有衙基而无水。出黄莲、黄柏、蜂蜡,今无之。山半有仙人岩,岩有团石如鼓,名仙人抱鼓,前人以石柱排云为县境之一……
张昊,何许人也?容美土司时下辖之五峰安抚司第5代长官是也。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从父张永忠袭职。后因支持白俚俾篡位弒父及诸嫡系兄弟,为田世爵所杀,司位由远族张世瑛袭。
《田氏世家·世家五》云:“秀公生子七人,嫡长子曰世宗,次子世祖、世贵,五哥俾,六哥俾、七哥俾(世爵),庶长子白俚俾。白俚俾豺声蜂目,包藏祸心,自度己于诸子中,年虽长而母贱,父百年后,分不当立。遂阴结父左右为心腹,欲弑父并屠诸弟自立。谋计定,无间可乘,会父出外巡边,因乘便杀其应袭嫡长世宗及世祖、世贵、五哥俾、六哥俾五人,而嗾其党同知家,弑父于观音坡之河侧(今容美新庄村十儿坪下之河畔)”。“诸子遇害,独世爵在襁褓,白俚俾必欲杀之,以绝祸本,搜捕甚急,其乳母覃氏,与其夫墨文松,后赐姓名为田胜富,谋以已子代死,而负世爵出奔。至两河口(今容美镇溇水与巴家河交汇处)边,有父老舣小舟艚于岸,急乘以济,旋沉之。白俚俾知其儿之伪,追捕者复数辈及至河,值溪流泛涨,两岸奔腾如雷,追人虽众,不能飞越。乳母夫妇,因得将世爵日夜间行,抵桑植司(桑植与容美世代联姻),以此世爵得所依庇,可幸无事”。
白俚俾在容美主政11年后,经桑植司及容美土司经历向大保俾告变于抚、按,将白俚俾验治磔死。《武宗实录》卷一四四,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十二月庚申条载:“湖广容美宣抚司宣抚田秀,爱其幼子世宗,将谋逐其兄白俚俾,而以世宗职袭。白俚俾恨之,诱强贼杀其父及世宗。事闻,下镇、巡等官验治,凌迟处死……”
白理俾死后,其宣抚职应由田秀仅有之儿子、护印宣抚舍人田世爵承袭。因田世爵年幼且仍居桑植,容美司务遂由宣抚同知田世瑛代理,直至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田世爵返司任事。
白理俾以骨肉相残的手段篡政,打破了容美自进入土司以来嫡长承袭的先例,使自永乐定制以来近百年的司内和平受到影响。但,在白俚俾当政的11年间,容美土司仍与中央王朝保持着正常联系,宣扰司及下属诸长官司向朝廷的进贡及朝廷的回赐也未曾间断,各级土司衙门仍保持正常运转。自俚俾篡政之危害,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至此,容美土司经过170余年的发展,其管辖范围比元末明初扩大一倍以上,且逐步得到巩固;与中央王朝建立了正常的封建关系和联系集道。土民的生产、生活,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王朝的纠葛从来就是血腥的刀光和歇斯底里的生杀予夺。追朔张昊所继袭的五峰安抚司,其世袭领地在今五峰县的五峰山地区,为张氏世袭,张友富为该司之始祖。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立五峰石宝长官司,属容美宣抚司所辖,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废,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复置。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长官张应龙征剿播州杨应龙有功,升为安抚司。清康熙年间,容美司主田舜年借口安抚使张彤绍与水浕安抚使唐继勋、石梁安抚使唐公廉“有染”,而举兵将其掳走,禁于中府附近之彭家湾,后分别处死。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容美司主田舜年以其三子田耀如曾以张氏婿为由,袭五峰安抚使之职,耀如传子召南,至改土归流。
作为张氏第5代司主的张昊,由统治了150年的五峰领地而涉足遥远的乌羊坪,并在其修筑石柱山,继而达到“石柱排云”,这兴许正是他助纣白俚俾弒父杀襟最有力的佐证……
如今,走进恢宏的乌羊坪,除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外,“仙人抱柱”的美艳画面已随时光的流逝而灰飞烟灭,“石柱排云”的壮美县景也被635年的风雨雷电剥蚀得荡然无存。
寻踪于乌羊坪的地缘之边,只有孤傲不羁的残存巨石,似乎仍在守望着一段曾经的故事、曾经的传说。
攀爬在乌羊坪的茂林之中,只有生机勃发的参天大树,仿佛仍在回望着这里曾经的沧桑、曾经的风景……
前世之二:关涉末代土司田旻如
清王朝定鼎中原后,土司问题被康熙帝视为“疥癣之疾”。雍正帝则以其“肘腋之患”,在中期以后迅速纳入议事日程。在其旷日持久的“改土归流”拉锯战中,朝政各方释放出了不同的声音。内心纠结的第二十四任土司田旻如唯一能辩解说事的,乃是乌羊坪。
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七月十五日,湖广总督迈柱奏:“臣查田旻如,素常狡谲,若行调来省,必致迁延观望,是以遵照遴员前往,又恐微员贤愚不等,或有贪利濡染之弊。因思上荆南道高起乃该管道员,且居官廉谨,自惜颜回,随即行委该道前往宣谕……”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五月二十二日,湖广总督迈柱奏折批谕,正式对容美实行“改土归流”。批谕云:“田旻如议处案,朕已降宽免之旨,今迈柱既奏该土司劣迹种种,实为地方之害,难以姑容,自应改土归流,使众土民共享升平之福,但必须经理妥协,俾无惊扰。着迈柱将田旻如劣迹另行具疏参奏,候朕将田旻如调来询问,再降谕旨。”
是年八月,迈柱奉旨调控对容美土司的“改土归流”事宜,一面差员进司,督促田旻如进京。一面“密扎附近容美之镇协,密为整备,料理妥协,俟临时机调度。”
此时,容美土司集团部分上层人物,无视西南各省和永顺、保靖、桑植等邻司改土归流现实,无视战争带来的后患,错误估计土民意志,一面怂恿田旻如作孤注一掷,于九月十六日霜降日,歃血盟誓,商谋拒敌。一面派发土民于邬阳关内构筑土城,把守关隘,整布军器并信誓旦旦:“如遇官兵,协力堵御,官不上前,听民杀之;民不上前,官即杀之”。
雍正十一年十月初二,迈柱派夷陵镇中营中军守备韩岳持文进司,督促田旻如进京。田旻如以“抚恤荒民”,“秋征届期”为由,初五日即去乌羊坪一带未经水淹之地催征秋粮,冒罪奏请祈假宽限。初六日韩岳带着田旻如请求迁延时日的奏摺离司。初十日田旻如回到司署。十七日接到边报“数地人民抗粮结党,携家带眷,将把关亲舍田文如、头目向玉,黑夜捆缚,尽行逃出,并杀死唐玉虎、覃文荣、金爪等(在邬阳关负责挑土筑城,布排防御工事的监工)。”“从邬阳关逃出五百余口,集于巴东红砂堡之地方,投城向化,恳请安插矣。”
几乎同一时间,风传夷陵总兵冶大雄进剿容美,土民“惊惶朝日,风鹤皆恐。”此时的田旻如可谓心力憔悴——进京吧,生死难卜;抗击吧,以卵击石;归流吧,祖业丢失;辩解吧,难敌众口。矛盾之中,田旻如于十一月初七日,写下了吁天请命之奏:
“……湖省各员,立意架词,以相倾覆,即臣遍身皆口,冤亦难鸣。扪心自问,臣祖父三代,所受一品之爵禄,赐冠锡,不必过论。即臣十一年来,受皇上破格垂恩,且累年来人人参奏,皇上事事矝全,非但不罪,且叨冠渥,皇上何负于臣,而臣为此逆天悖理之事?今急迫无门,四路大兵塞径,必欲激动土蛮,以实臣悖道之罪,不但事出万难,且令臣瞻天无日,为此急切上陈,恳求皇上天恩,全臣微躯。倘一时土民无知,现今惊惶朝日,风鹤皆恐,臣虽百计安辑,而其民情终属狐疑,或于边方大路小径中,有一生伤官兵汉民之处,则臣罪万死莫赎矣。为此急切冒罪待命之至。”
雍正帝尽管决心对容美土司改土归流,但对田旻如仍然“仁慈必至”,他在田旻如的绝命奏章之末朱批云:
“汝自侍卫圣祖,教养作成,高厚深恩,且不必多论。朕即位十余年来,保护恩眷汝者,实如慈父,料汝忍于悖逆,自取倾覆?必无此心,岂有此事。是以据督臣参奏,朕未准提问,特命来京,俾汝得自明心迹,而人亦无可指,实所以矜汝之恩意。况叛逆之罪,岂诬捏而可成?悖乱之举,又岂可激而可作者?今据参汝条款,合之舆论,又非西阳土司之可比。汝为种种可疑之端,而祈朕饬封疆不为意外之备,从古朝廷有此政治乎?汝但速听总督差送来京,则诸事皆虚后,不辩自明。联自有一番办理。倘若怀疑观望,推委迟挨,纵情本可原,而亦成迹似顽抗。督抚职任封疆,倘以不敢为汝玩法奏请,则朕难于区处矣!至于汝来京,离容美地方后,倘或土民若有蠢动不法之举,则罪不在汝,必保汝之身命也。详细熟思之。”
上述朱批谕旨,尚未到达司署。田旻如为了自身安全,于十二月初三躲进了祖先苦心经营的平山万全洞内,并于洞口安设炮位,命心腹分守关隘。
初四日容美中府(即今鹤峰县之容美镇)土民“私相传约”,密谋暴动。初九日分头将田旻如心腹田畅如、田琰如、向日芳、向虎、田安南、刘冒、仁寿、史东东等捉拿看守,“裹拥”田旻如庶母、正妻下洞,劝令田旻如进京,将宣慰司印交次子田祚南“承袭”。不久,深溪司长官张彤柱倒戈,投奔夷陵镇控制的渔洋关,缴出长官司印及所辖烟户册簿,愿入皇朝版籍。
田旻如见民心哗变,自知惟有以死“以谢天下”,遂于雍正十一年十二月十日乘间自缢。
土众见土王亦作了了断,齐将助恶党羽田畅如、田琰如、向日芳、向虎、田安南及阉人刘冒、仁寿、史东东、史西西、田祚南、田稚南、田思南等,并部印18颗于十二月二十四日,先后押解荆州,公请改土归流……
雍正帝对容美土司改土归流的善后,采取了宽严并用之策。“特免田旻如戮尸,其妻妾子女父母兄弟并田畅如及阉人刘冒等,均免死,照例分发陕西、广东、河南三省安插,且均给家资,以资养瞻,俾结斯案于不蔓不扰之。对土司的大小头目,调离原籍,以其“罪恶”大小,或“远省安插”,或“近省安插”,或“安插到附近州县”。连首先缴印投诚受奖的深溪司长官张彤柱,也未幸免。
雍正十三年四月二十八日,奉旨将原容美土司地,加大隘关以外近关50里内之山羊隘地(原风湖南省慈利县麻寮千户所部分)和原属长阳县之渔洋关地,设置一州一县,州钦定名鹤峰,县钦定名长乐(后改名五峰)。东西以金山、云务村为界,南北以百顺桥为界。州境周围800余里,县境周围600余里。容美旧司治地方为州治,设知州1员,吏目1员,五里坪地方设州同1员,北佳坪设州判1员,山羊隘地方设巡检1员,均归新州管辖。五峰司地方为长乐县治,设知县1员,典吏1员,渔洋关设县丞1员,归长乐县管辖;湾潭为州县适中之地,设立分防同知1员,就近稽查弹压。
为了管辖治理由容美土司改设的一州一县,清王朝又将原夷陵州升格为宜昌府,管辖2州(归州、鹤峰州)、5县(宜昌、长阳、兴山、巴东、长乐);将由归州管辖的恩施县升为施南府,管辖恩施、建始、咸丰、宜恩、来凤5县。
至此,容美土司的改土归流告一段落,延续400多年的土司制度宣告灭亡。
今生之一:红色乌羊坪
巍巍青山,划过醒世雷电。猎猎雄风,曾闻战旗画角。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乌羊坪,以其承上启下、进出便利的地理位置,孕育了邬阳人民反剥削、反压迫、反苛捐杂税的燎原星火。
1928年12月31日,由贺龙率领的工农革命军在奔袭建始县城、处决反动县长陆祖贽后,经恩施崔坝、建始五花寨、官店口到达邬阳关斑竹园,于1929年1月2日,对陈年振、陈宗瑜所操练的“邬阳神兵”收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二特科大队(群众称之为“铁壳大队”),陈宗瑜任大队长,覃苏任副大队长,率部随军作战,其余兵员编为大刀会革命军,由陈年振率领驻守邬阳关。革命斗争的烽火由此点燃。
同月,鹤峰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时任县苏维埃政府副主席的周琪,于1929年夏到达邬阳关,组织农民协会。5月,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在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各项具体工作。五区苏维埃政府机关驻地斑竹园(今斑竹村三组桑树坪),隶属鹤峰县苏维埃政府。组成人员主席周琪、李茂庭、阎子飞(烈士),副主席向宏亮、曹先祥、刘子道、黎培珍,成员万家兴(烈士)、刘克仁、张自清、毛文达、刘保周、陈宗伊、郭祖武、黄仁虎、鲁运刚、李庆章(烈士)、印仁福、张卯香(女)。
第五区苏维埃政府下辖的乡苏维埃政府有:郭家乡苏维埃政府(含邬阳),主席杨辰科。百鸟乡苏维埃政府(含小元、栗子坪),主席向文柏(烈士)、韩正凯、孙达三、万家兴(烈士)、沈作山、潘和清、田继才,副主席潘兴才(烈士);杉树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吕洪绪(烈士);金鸡口乡苏维埃政府,主席冉洪美。
此外,还建立了二台坪、云务、红莲、咸盈等乡级苏维埃政权。
以上名单中,李茂庭、印仁富、张卯香均系世代居住于乌羊坪的自耕农农民。和其它农民一样,他们出身于贫雇农,受剥削、受压迫、受高利贷盘剥深重。在革命洪流到来之时,他们以高涨的激情和满腔的斗志,迅速参与到各项革命活动之中。
李茂庭,时任第五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于建国后的60年代去世,葬乌羊坪。墓址曾因公路建设迁移,无子嗣。
印仁富,1927年腊月参加陈宗瑜领导的农民自卫军,1929年1月正式编入红军。5月,被选举为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成员,并担任区游击队队长。1930年3月,在湘鄂边界战斗中牺牲。
张卯香,又名张丙英,五区苏维埃政府成员,分管辖区妇女工作。丈夫唐传海曾因夏曦左倾错误路线被害。本人37岁英年早逝于上世纪四十年代。
第五区苏政府建设阶段,还先后成立了共青团、少先队、儿童团、贫农团、妇女协会等群团组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具体活动。
共青团的主要任务是做好党的助手,教育提高青年的阶级觉悟,组织青年参加革命斗争,参加红军,动员广大青年保卫苏区、建设苏区,同时负责领导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的活动。少先队是吸收15岁左右的青少年编成大队、中队、小队,协助游击队、赤卫队站岗放哨、盘查可疑之人。
儿童团的主要活动是打菩萨(谓之打“哑口劣绅”)、剪赠子、禁大烟、抓赌徒、站岗放哨、盘查可疑的人。战时,年龄较大的则参加战斗。他们经常冲进庙宇,捣毁神像,甚至把菩萨拖到场子上鞭打,边打边喊“打倒土豪劣帅”。禁烟、禁赌时,遇不听劝告者就抓住戴高帽子游街游乡。高帽子有的高达3尺,上写“鸦片烟鬼”、“赌鬼”字样,还强令他们自己喊表示悔悟的话。这样做影响很大,许多人都不敢公开抽鸦片赌博了。如栗子乡儿童团聚众200多人,高举团队旗帜,臂戴袖记,手持梭标和刀枪(其中有木制的),高呼口号,经杉树坪、三元河等地环游一周,四天内捣毁“渡水寺”、“东岳庙”、“青龙寺”、“回龙观”、“仙佛山”、“万子垭”等6所寺庙,沿途菩萨神像、坛门道具均被焚毁。所过之处,土豪劣绅威风扫地,封建迷信活动销声匿迹。
与此同时,乡以下成立的贫农团,是农村中起骨干作用的农民群众组织,以贫雇农为主,也吸收中农参加。一乡一团,以自然村成立贫农小组。贫农团的主要任务是协助苏维埃政府进行土地革命,分配豪绅的财物、土地,取消高利贷剥削,执行土地法令,保护贫、雇农和团结中农。贫农团是乡村苏维埃政权的一个重要社会支柱。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妇女工作非常活跃。成立的妇女协会主要任务是围绕党的中心,组织广大妇女支援红军,武立洗衣队、做鞋队、慰问队,护理伤病员;动员妇女送亲人参加红军;组织妇女开展各种宣传活动,发动妇女参加生产;提高警惕,兼做放哨、侦察等工作。妇协会还组织宣传妇女解放运动,影响最广泛最为群众所接受的是唱歌。当时流行的有《放脚歌》、《劝郎歌》,还有表演唱《欢送亲人当红军》等。
此外, 随着第五区苏维埃政府的成立,还成立了第五区游击队,人数50人左右,在鹤峰、建始、巴东边界进行军事活动。先后担任游击队队长的有陈义堂、印仁富(烈士)、罗官普(烈士)、文贤银(烈士)、阎子龙(烈士)。乡级武装是赤卫队,由年满18岁的农民组成,他们战时为兵,平时务农,负责本地治安,随时被调遺协助红军和游击队作战。
第五区苏维埃政府管辖区域,北至邬阳乡边陲茶寮河、岳家河,南至下坪乡对马溪。据不完全统计,邬阳在这一时期有人口五千多人,其中有3000多人参加了革命斗争,有烈士60人,因公牺牲7人,红军失散人员80人,革命旧址6处。
乌羊坪,以它区区的弹丸之地,见证了旧时代中国社会底层劳动人民极端贫困、极端落后、极端悲惨的民生状况,更见证了邬阳土苗儿女在波高浪阔的土地革命斗争中,唱响的反国民党统治、反封建剥削与压迫、挑战旧世界的红色经典……
今生之二:乌羊坪的人与自然
乌羊坪地处邬阳村中部,海拔890公尺。适宜的海拔高度,温和的地理气候,丰沛的降水光照,演绎了乌羊坪周边广袤的湿地与繁茂的森林,更形成了这里野生食材富集一方的宝库。杂木林里的香菇、木耳、阳菌,山地里的刺苞、香椿、胡椒,深谷里的枇杷、樱桃、山栗,熟地里的野韭、臭草、拐枣,山珍美味,种类之繁,可谓春夏秋冬四时八节里都有随手可取的野生食材。
这不,每每夕阳在山的傍晚时分,或是闲适宁静的周末,乌羊坪的田边地缘,都会时隐时现出一个矮小瘦削的身影,他便是李锦华老师。
李老师是鹤峰县实施“湖北省农村学校启明星计划”的第3期支教成员(同期另有廖达兵、汪才军。县实验中学对口支教邬阳民族学校各期分别为:第1期唐登安、谢正君、龚赛甫,第2期刘道伦、向崇佳、张宗权,第4期黄霞)。
在支教的一年时间里,李老师除担任学校七年级的数学学科的教学外,还把对乌羊坪周边生态环境的研究,列为自己的课外教科研。在每天的晚饭后,他会沿着邬阳乡政府大楼屋后的羊肠小道,攀行而上,且行且走,且摄且记,直至到达乌羊坪。
“不间断的观察,既可以掌握到一个地方植被生长特征,也可以观察到一种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过程,亲身体验到大自然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变化情况。”
“课题研究,其实是件很辛苦的事儿。除了体力上的严重透支外,还时不时的会遭受到来自自然界的侵袭与挑战。我最怕蛇,但却好多次踩上它或当树藤给撸上了……”
对李老师而言,一个春秋下来的收获无疑是满满的——既有来自身体磨炼方面的,更有研究成果方面的。因为李老师对生态环境的兴之所至,使他认知了乌羊坪;也因为认知乌羊坪,使他寻着了苦瓜蒌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寻着了在以此为圆心的深山老林、田头荒坡不同路径的繁多食材。他对比了一下道光版的《鹤峰州志》,上面所载的1000余种动植物,除极少数因气候原因已经消亡外,在今天的鹤峰县境内,几乎都能找到它们枯荣生息的踪迹。从而也知道了产于美洲,于明朝中后期传入中国的甘薯、玉米、洋芋和烟草,仅有玉米和烟草于道光年间,当时的土民以开荒伐畲的耕作方式,引种到当时的鹤峰州。
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其盎然的生机吸引李锦华老师关注她进而琢磨她,究其渊源,既有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黎庶百姓的悉心守候,更有新时代乌羊坪人民对于生态环境的细心呵护。
2013年,乌羊坪所在的邬阳村在骑龙茶业公司指导下,率先在陈家棚打造鹤峰县第一块有机茶示范基地,启动了有机茶转换的产业转型。创建之初,村支两委与骑龙工作专班以96次小组屋场会,宣讲生态环保、农业科普、全域有机,宣讲“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喷除草剂”的生态农业,使“全域有机”这个产业转型的全新的概念,由老百姓的不知到认知,由村民们的犹豫不决到坚定信心,全员全程的参与到打造有机茶基地耕作模式革新之中,催生了“四大恶人”嬗变“四大功臣”的督茶佳话。
天道酬勤。通过三个春秋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域有机”基地达到了羽毛丰满的境地——田间地块实现了统一规划,安上了摄像头,插上了粘蚊板,硬化了田间路,栽上了整齐划一的景观树,家家户户修通了的四通八达的水泥路,立上了漂亮一新的路灯。截止2018年底,邬阳村已成功实施有机茶转换2000余亩,实现了茶叶均价80元、户均1亩有机茶的产业格局,茶叶收入由原来每亩的3000余元跳升到现在的亩均1万余元。
产业建设的实质性转型,不仅彻底改变了村民们传统的耕作模式,也颠覆了代代相袭的风俗习惯。2017年腊月二十三,乌羊坪附近的一户居民老人过世,前来坐夜的远方后家亲戚买来两车鞭爆,本打算要给丧家热热闹闹的捧一下场子的。最后终因“燃放烟花爆竹”,不仅触犯了村规民约,也给“有机茶”的生长带来了不良污染,党员干部立场坚定了予以了现场劝退。
如今,在邬阳乡全境范围内,不仅形成了共兴共建“全域有机”的产业共识,同时也形成了自觉维护禁猎、禁渔、禁放烟花爆竹的生态规矩。
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极大优化了村民们的生态农业,也提炼了乌羊坪周边村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境界。家住邬阳村六组的印明章,从国税岗位退休后,毅然舍弃个人赋闲舒适的退休生活,主动投身到家乡的精准扶贫和新农村建设之中。谁家有什困难,他会第一个到达现场出钱又出力;谁家有什么矛盾纠纷,他会主动出面调解和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调解沟通;谁家有红白喜事,他会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劳力、担事捧场,将自己所在的小组带得红红火火。中年妇女肖英菊,不只在家庭生活中成为百里挑一的贤妻良母,还主动申请当上了五组小组长,带领村民们兴有机茶,跳广场舞,积极参与村组公益活动,以使不完的干劲和团结一致的激情,带领全组老少爷们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致富之路。
人与自然的和谐融通,勾勒了乌羊坪的醉美生态;党和政府春风一般的惠民政策,给乌羊坪的人民添上了幸福的羽翼。在迈向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乌羊坪的人民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激情,从而也使所在的邬阳村好戏连台,佳绩不断。2018年度,邬阳村荣获“全国民主与法制示范村”、“全国传统村落”两项国字号殊誉!
乌羊坪,一枚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的鹤峰边地,正以她美艳的青春与活力,焕发出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无限荣光!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