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从“白面书生”变身“庄稼汉” 利川驻村队员的扶贫故事
2019-03-30 15:36 云上恩施

“老乡,在忙啥子?”3月28日,春意盎然,暖风和煦,利川市纪委监委督导组来到元堡乡花坪村开展精准扶贫检查,一个皮肤黝黑的“庄稼汉”正在田头挖窝栽洋芋,棉袄已脱下搁在石头上。  

“我是州社保局驻村干部黄璜……”这位汉子抬头自我介绍,督导组这才知道闹了误会。黄璜衣着朴素,手上青筋清晰可见,裤管卷到小腿,鞋面溅满泥浆。咋一看,与普通农民无异。  

驻村之前,黄璜在恩施州社保局负责窗口登记核定,日不晒雨不淋,皮肤白净,加上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被同事戏称为“白面书生”。

“一个乳臭未干的书生,能干出什么名堂来?”初来乍到,村民根本没把瘦弱的黄璜放在眼里。黄璜一头扎进了莽莽群山。制定花坪村发展规划、落实具体方案…… 他恨不得马上带领村民挖掉穷根,然而现实却接连泼冷水。

2017年3月15日,驻村工作队组织村民发展中药材产业,黄璜耐心讲解各种扶持政策,然而最终登记面积仅11.5亩。“什么抵押都不用,还能分红5000元?你们肯定是骗子。”在金融扶贫动员会上,黄璜向符合条件的61户贫困户宣传“分贷统还、户贷企用”金融扶贫政策,几名贫困户当场拍桌子、指鼻子,与会者一哄而散。“为什么基层这么艰难?”黄璜感到从未有过的彷徨,彻夜难眠。

“不能操之过急,你还未跟群众建立深厚感情。”工作队队长刘龙书耐心帮他分析问题根源,解疑释惑。黄璜迅速转变工作思路,他换下工作装,爬山涉水,访遍全村424户村民,渴了喝口山泉水,饿了就啃干粮,每家每户的困难他都牢记入脑海。

走访中,黄璜发现水源匮乏是制约花坪村发展的主要短板,马上向局里反映。3月初,州社保局局长亲自带队寻找水源,5公里外的二台坪有水源,他们翻山越岭,终于到达目的地,水源却已被邻村协调征用。工作队用1个多月筛遍方圆10平方公里的每个旮旯,最终找到一泓山泉。在州水电开发设计院的帮助下,长长的水管牵进农家,村民终于用上了自来水。

山路难行,工作队队员一起翻山林、钻刺笼、下窝坑,风雨无阻筑出17公里机耕路。因地制宜,黄璜和村民泡在一起调研产业发展模式,找准适合海拔1300米的花坪村种植的汶川李子。李子树下还套种有机土豆、马蹄大黄、辣椒,收获后销售一空,村民积极性空前高涨。

今年春天,和风吹拂,1000多亩汶川李子绽放成花的海洋,一张张笑脸,印在花海里,花香沁脾,飘着“幸福”味道。“白净小生变黝黑大叔”。黄璜回机关办事,久未谋面的同事笑称他是“花坪村村民”,黄璜却为这个称呼感到自豪。

来源:湖北日报 全媒记者 刘畅 通讯员 熊超

http://hbrbshare.hubeidaily.net/hbshare/news/detail_index.html?contentType=5&contentId=538456&cId=0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