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备一下,今天我去中心场村开展入户走访……”3月29日一大早,咸丰县小村乡纪委副书记袁超向乡党政办报备后就直接入村了。
当天上午,在该乡党政办报备下乡的就有近10名机关干部,党政办主任黄美芳一一做好登记后,及时将“干部去向”在一楼大厅的电子显示屏作了更新。
黄美芳介绍,相比之前,该电子显示屏上去向“开会”一栏明显成了“冷门”栏,“下乡”一栏里满满当当写着干部的姓名。
从“跑会议”转向“跑现场”,这是咸丰县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基层减负年”有关精神,专项整治形式主义,将干部职工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该县围绕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方式等方面,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将提高工作效能和为民服务的质量做为评价各项工作的根本准则,通过减少会议程序和次数、严格控制索要材料报表的总量和频次、探索建立大督查工作机制等,进一步减少开会和发文数量,让干部有更多时间用在抓工作落实上,躬身实践,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向前推进。
“除必要的记录、台账外,我们不再要求被考评单位收集整理工作留痕佐证等资料,不再将开会、发文、机构人员、经费保障等内容作为考核的必备条件……”该县政府督查室主任邢迪表示,在2018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仅乡镇(区)考核指标这一项,就由2017年的30项减至13项。
在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的同时,该县更加注重保护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制定出台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实施办法》《失实信访举报澄清暂行办法》《重要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问责管理办法》等制度,不断完善的干部管理制度,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从严把好督查关、问责关,对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问题严肃追责。
“我们将继续落实好‘减负’细则,把基层干部从繁文缛节和‘痕迹管理’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工作真正提质、提效。”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统计,一季度以来,该县会议总量和发文量同比减少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