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建始通联记者 黄娟)“你的35块”,“你的70块”,“你的50块”……3月20日,记者来到位于建始县长梁镇的红莓梦家庭农场,只见一位穿着朴素的中年女子正在忙着给前来采摘草莓的顾客一一称重。
走近一瞧,原来忙得热火朝天的这个人正是该农场的负责人万惠英。单看这一场景,不熟悉的人一定还以为她是这里的务工人员,殊不知,亲自“操刀”的竟还是这家农场的女老板。
一米六左右的身高,不胖不瘦,但一开口便能让人最为直观的就分析出她绝对不是长梁本地人,而是一位有着浓烈口音的官店人。为何一位官店人士会在长梁创业?谈起这一问题,就不得不说万惠英和她所种植草莓的渊源。
起初,万惠英一直在武汉谋生计,推着流动摊车卖水果,其中又以草莓为主。但通过她多年的售卖经验,万惠英发现,虽然草莓相比其他一般的水果,诸如苹果、梨等,在售卖价钱上要稍贵些,但反而买草莓的人却更多,这也是当时她在卖水果的时候,之所以以草莓为主的主要原因。
2014年,回老家过年的万惠英听说建始中百仓储前面的业州广场上可以在腊月份临时租点售卖年货,当即万惠英就决定在自己的家乡县城试试草莓售卖的效果,她租了一个点,并且只卖草莓,不卖其他水果。连她自己都没想到的是,买她草莓的人每天都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这也让她从中看到了草莓这个水果在建始的前景。
当时,由于万惠英的孩子即将上高中,也正到了叛逆期。加上又看到了草莓在建始的前景。所以万惠英思前想后决定回家创业,自己以前是卖草莓的,这回改成种草莓。这样既可以做事,还可以照看孩子,一举两得。
在前期的选址过程中,万惠英也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她觉得,在老家官店不切实际,首先是人流量本身就少,再加上地理位置偏远就更是少有人去。而建草莓采摘园不仅许需要地方大,还要平整,最好还能连成片。经过多方考察,最终万惠英将地点定在了长梁镇的桂花村,紧连瓦子院村,离209国道线的直线距离不到50米。离县城近、交通也便利,人流量自然不是问题,这就是万惠英想要的。
不过,在土地的租赁上,万惠英也是费了一番功夫,经过多次与当地老百姓沟通协商,最终她租下了50亩地。都知道自主创业难,尤其是白手起家更是不容易,第一年,由于自己种植草莓的技术还不够成熟,一年下来,万惠英不仅没有赚到钱,反而还亏了不少。
不过,从小就有一种不服输性格的万惠英并没有气馁,第二年继续坚持,通过自主学习、参加培训知识讲座、向相关种植专家取经等方式,在管护技术上更加成熟的万惠英第二年就见到了收益,而她的草莓也基本全是以顾客自主采摘的方式进行售卖。
从2015年到现在,将近4年的时间,万惠英的草莓园算是开起来了,她家种植的草莓个头适中、颜色鲜美、味道可口,几乎每天都有客人前来采摘,最多的一天就接待了七八百人。现在,万惠英的果园里也不单单只有草莓,还有红心火龙果、蓝莓、冬桃、梨、无花果、钙果等。不过,这些水果不像草莓一样成熟周期短,等到挂果可采摘还需要一定时日,所以暂时也还是以草莓为主,以草莓最甚。
最难能可贵的是,万惠英在种植草莓的过程中还解决了当地部分老百姓就业的问题,在她果园务工的人基本都是当地村民,其中还有贫困户,而她采取的薪酬计算方式是多劳多得,按小时计算。
别看现在万惠英的果园办得红红火火,但这还不是她的最终目的,她还想继续扩大经营,丰富水果品种。其实,在万惠英的心里一直有一个“四季梦”,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客人随时来,随时就能进行水果采摘,随时还能有水果可吃。”
现在,万惠英正在朝着她的“四季梦”迈进……
责编:文梦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