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中国人的故事|人大代表王银香:脱贫致富靠实干
2019-03-13 14:53 云上恩施

我是王银香,

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

我来到这里已经有30多年了,

我记得刚来的时候,

五里墩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资料图

“五里墩呀五里墩,地穷人穷扎穷根。”

很多人觉得,我们只能这样穷下去了。

但是,我偏不信。

难道不靠山、不靠水,

百姓就没办法富起来了?

我相信只要想对了办法,

用对了力气,

就靠这块盐碱地,

也能带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2008年,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代表,

对于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我有着切身的体会,因为我们也穷过。

1986年我刚当选村党支部书记那会,

村里真是“一穷二白”。

王银香看望困难群众。资料图

为了改变现状,

我看准了县里遗留下来的窑厂。

我带领村民筑起了一座22门无烟囱轮窑。

五里墩生产的砖瓦质量是出了名的好,

第一年,我们就获利8万元。

五里墩村一不靠山、二不靠水,

有的只是人均一亩多地,

那我们就只能在这土地上做文章。

花卉种植、农业博览、

采摘果园、旅游观光我们都做,

逐渐探索出了一条生态农业之路。

农民在种植基地上施肥。资料图

从1990年开始,

我就开始带领村民进行土地流转,

拉长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

发展生态畜牧业和生态旅游。

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了银香伟业集团。

2001年,我们开始与中科院

合作“克隆牛”项目研发,

2002年,我国首批本土体细胞克隆牛

在五里墩诞生,

创造了四个世界第一,

五里墩这个小村庄也被推向世界。

 王银香询问村中老人生活情况。资料图

我们这一代人面朝黄土背朝天,

我们的子孙决不能也这样。

从1990年起,五里墩开始实施

免费小学义务教育,

到2002年五里墩的小学

全部实现了免费教育。

这些年来,已经培养出一二百名大学生,

还吸引来一百多名大学生。

我一直觉得,只要肯干,

就能摘掉贫帽,挖掉穷根。

经过几年的探索,

昔日的盐碱地早已换了“新颜”,

农业产业链拉长了,附加值也提高了。

而我们的银香伟业集团也打造出了

中国第一、世界领先的有机循环产业链。

银香伟业的农民工人正在人工除草。资料图

近年来,

公司带动18000多户农民养牛和种草,

使农村近40000劳动力“有活干”,

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

家家户户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轿车。

30年,我亲眼见证了五里墩

从“穷”到“富起来”的过程。

我真的很自豪,也很骄傲。

9:00

田间地头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

我请来了科研人员,

探讨病虫害预防、

人工除草等有机种植知识。

去年,在“两会”上 ,

听到总书记谈乡村振兴,

我的心里暖暖的。

这是总书记对农民、农村、农业的重视,

也是我们发展的机遇。

回到村里,我想了很多。

农村之所以发展难,

主要问题是人才欠缺。

如何培养乡土人才?

如何引导他们回村参与建设?

如何利用人才资源发展智慧农业?

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王银香参加山东省代表团全体会议。资料图

这几年,我到过偏僻的农村,

也考察过一些相对发达的城市。

我发现,一些城市已经意识到了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但是在农村,家庭教育的观念还很淡漠。

对于这点,我一直很忧心。

怎样提高乡村家庭教育水平,

我也一直在思考。

今年,我带着这些问题和收获,

再次走进了人民大会堂。

建议一

     打造品牌农业,增加农业附加值,吸纳并留住人才。

      农村发展要注入持续动力,吸纳并留住人才是根本。而人才的吸引,一方面要靠招商引智,另一方面要积蓄本土力量。增加农业收入,打造品牌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让农业的附加值更高,使更多人才愿意留在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建议二

      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与扶志相结合。

      打赢脱贫攻坚战,应从思想、技术、资金、产业上进行全方位扶贫,助力农村低收入者脱贫。针对农村贫困人口情况,根据致贫的主要因素对症下药,助力脱贫。扶贫与扶志相结合,积极发展相关产业,搭建学习平台,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建议三

      建设家庭教育的管理及推广机制,加强农村的家庭教育工作

      现在农村社会的家庭文化教育缺失严重,特别是随着空心村、留守儿童等现象的出现,家庭教育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呼吁建设家庭教育的管理及推广机制,形成长期效应。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相结合,着力加强农村的家庭教育工作。

我的建议

我是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农民,

能在“两会”代表农民发声,

我很激动。

王银香(右一)在市场调研。资料图

我国是农业大国,

乡村振兴,是总书记的期盼,

也是我们想要达成的目标。

在我看来,农村发展有无限潜力。

只要我们俯下身子、踏实肯干,

农业会更强、农民的生活会更好。

我要做的就是把台子搭好,

让大家扮演好各自的角色,

一起唱好这台乡村振兴大戏。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中国青年网微信

https://mp.weixin.qq.com/s/imSm1qNvbnG4NUc-Iru8CQ 

责编:文梦

主编: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