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天气晴好,来凤县漫水乡龟塘村小河沟杨柳开始吐绿。田子云拨通农资老板蔡井发的手机,订购了50公斤复混肥。约莫半小时后,复混肥就送到了田子云家门口。
“以前买包肥料要走一天,现在打个电话只需半小时就送到了。”田子云说,“出行的改变要感谢州政府驻村工作队。”
65岁的田子云是龟塘村十二组村民。之前,她家周边的7个组都没有公路,900多名村民肩挑背驮着粮食沿着干河沟走出村去售卖,一辆小型拖拉机顺着干河沟把村民需要的物资拉进来。
大雨天,干河沟涨水,7个组的学生不能过河上学,只得待在家里。
7个组山曲水弯,要想改变出行条件,得在干河沟多架桥。乡村两级苦于财力不足只能望沟兴叹,干河沟成了7个组发展的最大阻碍。
2015年,州政府精准扶贫工作队进驻龟塘村,把改善7个组的出行条件作为帮扶重点。
工作队请来设计人员,多方筹措资金,当年8月,干河沟上第一座桥动工修建。
据悉,每座便民桥需5万元左右,工期3至5个月。两年下来,7个组共修建了10座4米宽的主便民桥。
主桥修通了,县城凤鸣藤茶有限责任公司看好7个组的砂质土壤,流转1200亩土地,建起了藤茶基地,田子云和众多村民在基地务工。
这年,田子云把家从山上搬到山下。新家与组公路隔着1米多宽的干河沟,田子云架了座独木桥。
去年初,州政府驻村工作队再次来到龟塘村,开展精准扶贫回头看,决定彻底改变7个组的出行条件。
9月,田子云所在组与另两个组的10户人家门前修起了2米宽的3座便民桥。
今年春节,田子云外出多年的儿子胡群看见干河沟修起了13座便民桥,其中一座桥还通到了自己的新家。胡群兴高采烈地去县城买了辆家用商务车。
“以前7个组就一辆贵阳牌小拖拉机,现在村里不仅有了货车,还有很多小车。”田子云说,“桥通了,交通方便了,我们的生活幸福了。”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向相辉 通讯员 李珍
http://szb.enshi.cn/esrb/html/2019-03/11/content_131353.htm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