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宣恩台记者 李灿 通讯员 王俊 赵洁晶)“你看我这块地,有葱、白菜等蔬菜,自己种的绿色,还节省了买菜的钱。”2月26日,宣恩县珠山镇甘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搬迁群众胡玉芝在“微菜园”里劳作时说。
66岁的胡玉芝一家4口于2018年正月搬到宣恩县甘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原本她不愿离开老家到安置点生活,“那时候就是想我年纪大了,而劳作了一辈子老了却没有土地也不习惯。”
同胡玉芝的想法一样,许多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都有“故土难离”的土地情结。针对这一情况,宣恩因地制宜实施“一户半分微菜园”,更好的让搬迁群众在新家园安居乐业。
“没想到政府考虑这么周全,还给我们安排了菜园子。现在搬到这里各项基础设施健全,孙娃儿读书也方便,感谢党的好政策啊。”看着分到的菜地,胡玉芝满是欣喜,一家人欢欢喜喜的搬进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近几年,宣恩易地扶贫搬迁9631户33945人,为确保搬迁群众“搬得来、稳得住、能致富”,宣恩在落实“微菜园”的同时,还征求搬迁群众意见,结合实际统筹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1+6”建设模式, 即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配套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一个就业创业空间、一个标准化卫生室、一个文化广场、一个便民超市、一户半分菜地。“1+6”模式的推行,让搬迁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我没事的时候就来摆弄一下我这菜地,看到自己种的菜绿油油的,好的很。安置点还有工厂、学堂等,住到这里舒服哦。”70岁的搬迁户黎忠信一边在菜园里忙活一边高兴的说道。
搬迁群众一户半分“微菜园”,看似小小菜园,却是大民生。半分菜园不仅让搬迁群众找到了土地情感的依托,也让搬迁群众通过劳动收获美好,开启幸福新生活。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孙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