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我回到老家恩施市沙地乡秋木村,在伯父家团年。大年三十,小山村忙年的气氛浓厚,腊猪蹄的香味,鞭炮的响声汇聚成忙年的喜庆景象。迎着暖暖的阳光,笔直宽阔的水泥路,层层沃野映照出山村的和谐幸福之美。
“今年你们都回来过年了,一家人大团圆,热闹!”围坐在火炉边,大伯满是欢喜。
“房屋加层了,装修也搞漂亮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我对伯父家的变化点赞。
平时工作繁忙,很少回老家,只有过年回来一次,感觉一年一个样。
“是啊,房子是最好的写照,以前是土坯房,到前几年的平房,今年你堂兄花了几万元把房子加了层,装修也亮堂了。”伯母向我们讲起了这些年的变化。
“你们在政府里上班,对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理解得多,现在我们两老都有养老金,日常开支保得住。”
“扶贫干部到户宣传政策多吗?对发展产业、解决饮水、改善出行条件有措施没?……”出于纪委工作的职业习惯,我向伯父伯母问了一连串问题。
“有,有,有,市里面、乡里面,村里面的干部经常来,都成老熟人了!”伯父接过话。“我给他们送几个红苕,他们都不要,我还纳闷儿呢!”
“这个您要理解,他们是干部,有纪律要求,没有别的意思。”我向伯父解释道。
“你看我大门上挂着‘秋木村大池坝组脱贫攻坚议事点’的牌子没?”说着,我走出来一看,果真挂着这块牌子。
“呵呵呵,不错不错!”我也觉得自豪。
……
伯父家的变化,也是我老家的变化。精准扶贫政策惠及家乡父老,我倍感欣喜。扶贫干部作风带去了党和国家政策春风,融洽了干群关系,和谐了美丽乡村。
伯父是个热心肠的人,喜客,好客,对乡里、村里的工作也热心,很支持。
“我去年买一次性水杯的花费都是几百元,大会小会在我家里开。但是,我愿意,我欢喜!”伯父有些自豪。“一定要支持各级部门的工作,‘脱贫攻坚议事点’这块牌子是一份荣誉,是一份信任,也是一份责任。大家的事大家一起商量,总归是为了把我们这个小山坳建设好!”
听着伯父一席话,我很是感动。祝愿“脱贫攻坚议事点”发挥大作用,以点带面,绘出家乡脱贫攻坚秀美蓝图。
【作者: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