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政策好,蜂蜜、猪肉卖的俏,车轱辘满山转,老年人得实惠,年轻人得方便……”来凤县旧司镇梅子垭村84岁的老党员王铁成用“四言八句”的方式与恩施州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驻梅子垭村“尖刀班”班长郑开廷亲切交谈。1月31日,州人社局一行到梅子垭村开展春节慰问,通过座谈会、走访入户等方式与村民一道享受浓浓的年味儿。
脱贫攻坚苦战一年,梅子垭村如期脱贫,州人社局驻梅子垭“尖刀班”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党建统领基层组织垒强夯实
走访慰问的路上,“党员干部责任区”的牌子就立在群众出行较为密集的路段,上面写着责任干部的姓名、电话、联系在家户和工作职责。据了解,梅子垭村根据划分的党员干部责任区,每个区域都有这样一块立牌,群众有事情需要解决,可以直接和责任干部联系。共产党员户房屋的大门上,“守法纪、积善德、倡节俭、长自律”的家训和“忠于党的领导,做一名合格的党员”的承诺粘贴的位置非常显眼。不少党员和郑开廷交谈时也表示,作为一名党员,这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责任。对此,郑开廷跟村支两委反复强调,村里的党员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先进性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在梅子垭村,通过州人社局“尖刀班”临时党支部与梅子垭村党支部的努力,党员自觉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另外,州人社局“尖刀班”临时党支部与梅子垭村党支部互融互促,推行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对一”结对工作机制,加强了村支两委的战斗力。“尖刀班”临时党支部和村支部各负其责,“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得到了百姓的认可。
方案统筹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最近身体怎么样,在龙保元的带领下,家里蜜蜂卖了多少钱?”“还可以,中蜂繁育技术掌握的差不多了,2019年我还要‘大搞’……”尖刀班成员郭成军关切地了解着龙海元家里的情况,和龙海元在屋外就热络地聊了起来。
梅子垭村地处偏远,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州人社局尖刀班驻村后,根据村里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3231”脱贫攻坚发展方案,引进来凤县尚风寨养蜂企业大力发展中华蜜蜂种蜂繁育,与杭州市第一技师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办养蜂培训学校,2018年,带动农户发展中蜂500余群,可实现收入30余万,来年将计划发展2500群;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新发展了养殖近300头的藏香猪基地,实现收入60余万元;发展了70余亩茭白套养麻鸭基地,实现收入50余万元;发展农户种植黄柏、白芨、芍药、黄精等药材100多亩,水产养殖20余亩;同时劝留本村务工人员张贵生与村委会合作建立村集体经营公司,开办砖厂、承建村内基础设施项目、发展特色农业等,实现收入150余万元。
步调统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州人社局“尖刀班”驻村以后,成立临时党支部,与村支两委建立互融互促工作机制,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积极争取项目,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居环境显著提升。
“这条路就是去年硬化的,只要是村民比较集中居住的地方,所有的通行的小路全部都硬化了,这老百姓出行就方便多了,哪怕是下雨天,都不会把鞋子上弄的都是泥巴……”去困难群众张泽春家的路上,尖刀班成员贾开燕一边走一边向随行的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脸上满是满意和欣慰的笑意。2018年,梅子垭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持续推进;新建公厕2座、新建垃圾处理池12座,卫生环境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效果明显乡风民俗向善向好
“您们过来了啊,您看我这屋前屋后是不是弄得干净啦,您们那个‘五件事’、‘五带头’还是弄得好勒……”刚走到四组组长龙良成的门口,他放下手里的扫帚,熟络地和“尖刀班”打起了招呼。
龙良臣口中的“管好身边‘五件事’、坚持‘五带头’”,其实也是州人社局“尖刀班”的工作职责,即热心身边公益事、监督身边违规事、化解身边麻烦事、帮助身边困难事、关注身边不平事、带头服务群众、带头清洁卫生、带头勤劳致富、带头尊老爱幼、带头遵纪守法。过去的一年里,州人社局“尖刀班”成员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村支两委加强引导宣传,群众支持配合,梅子垭村乡风民俗朝着向善向好大步推进。
谋划长远产业发展多措并举
2018年,梅子垭村在州人社局“尖刀班”和村支两委的带动下,注重技能培训、拓宽平台销售、引进返乡创业人士成立公司、“量身定制”康养结合的旅游规划、对接杭州市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建立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修建光伏发电站和冻库……梅子垭村的特色产业得到了持续良好的发展,村民更富裕了,村里欢乐的笑声也更多了。
走访慰问送温暖,千方百计谋发展,千挑万选定方向,真情帮扶燃希望。梅子垭村从昔日穷村,今变美丽乡村,恩施州人社局驻村工作队真抓实干、全局干部职工倾情帮扶,用责任和担当书写出精彩的答卷。寒冬腊月里,劲风刺骨,绵绵的小雨密密麻麻地下着,梅子垭村的大山多了层朦胧的美感,村里的各户人家都在筹备着团年要用的食材,一幅美丽和谐的乡村画卷呈现在眼前。郑开廷走访慰问回去的路上,不时地回头,他感慨道,“这一年,梅子垭村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全局干部职工都感到骄傲和自豪!”
(责任编辑:孙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