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恩施州决胜贫困的行动宣言:脱贫攻坚须有“三皮精神”
2019-01-12 00:59 云上恩施

脱贫攻坚须有“三皮精神”

“脱贫攻坚任务很重,不是一蹴而就的,要付出很多努力。所以一定要有脱掉几层皮的决心,进村入户要脱掉皮鞋换上球鞋,要多下去做基层群众工作,皮肤要晒黑。”州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的“三皮精神”,饱含着对困难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本要求,更是决胜贫困的行动宣言。

近年来,恩施州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以“不摘贫帽就摘官帽”和“脱掉几层皮、脱掉皮鞋换上球鞋、皮肤要晒黑”的决心意志,组建2438个尖刀班21314人分赴全州220个贫困村,决战脱贫攻坚。2018年,全州21万贫困人口脱贫。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恩施是湖北唯一一个全域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仍然是恩施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今年是恩施州整体脱贫摘帽之年,越往后,越是要面对最深度贫困村和最困难的贫困户。要啃下最硬的骨头,就必须要有贴近群众的“三皮精神”。

整天穿着皮鞋坐在办公室,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干部的皮肤是白了,群众的心却变冷了。要想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就必须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到最边远、最贫困、最艰苦的村,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导方法,做到人到心到办法到,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确保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少、一户不落。

全州上下,只有以“三皮精神”苦干实干,凝聚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方能实现如期脱贫,迈步全面小康,以优异的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无数个他们在扶贫一线用行动践行着“三皮精神”

↓↓↓

△图为州政协驻宣恩县骡马洞村“尖刀班”班长张树香(右)入户走访贫困户魏代菊。魏代菊眼睛看不见,但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张树香来了。

△她是长梁镇沙坝村的村干部谢先梅。12月18日,谢先梅帮助70多岁的贫困户抬饮水管时,不慎跌入排水沟,当场昏迷,幸得及时送入医院抢救,目前已脱离危险。

△图为宣恩统计局干部到扶贫点的路上。

△天气寒冷,连用水都要先敲开一层冰。

△为让村民吃上干净的山泉自来水,7月17日,宣恩县城市管理局驻珠山镇芭蕉坨村精准扶贫的10名“尖刀班”队员,不惧炎暑,组织水管安装师傅对全村4口150立方米完工水池进行引水管网安装焊接蓄水,确保村民饮水无忧。

△鹤峰红岩坪村尖刀班尖刀班班长张银莲(左)带领大家整治环境卫生

△人行恩施州中支驻觅鸭溪村尖刀班冒雨排查险情

7月5日晚,新塘境内因暴雨导致部分道路中断,该乡13个村(社区)干部及“尖刀班”成员全体冒雨出动,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前往出现险情位置拉警戒线,逐户提醒群众注意安全,及时转移房屋出现险情的住户。

△在利川市中医院产房内,利川市谋道卫生院驻寨坝村“尖刀班”成员王友友顺利产下一名男婴。这个在扶贫一线陪伴妈妈战斗了10个月的孩子,让王友友的家人长舒一口气。

△8月18日,新郎谭锐、新娘金蕾的土家民俗婚礼现场。国网恩施供电公司驻高坪土岭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帮扶后,帮村里修路、发电、兴业,还帮人接媳妇儿。

△9月8日,州农业局驻村尖刀班成员的家人组成爱心助力团,利用周末时间,前往巴东县野三关镇上李坪村走访贫困户,探望在扶贫一线坚守的亲人,为尖刀班战士加油鼓劲。

△"尖刀班"出手,村晒了10年太阳的"断头路"通了。7月23日,恩施市白果乡龙潭坝村吊脚楼5、6组二十多名村民来到龙潭坝村委会,心怀感激地向市公安局驻该村“尖刀班”、村支两委送来两面锦旗。

来源/恩施新闻联播

责编/孙跃

记者/蔡傲丽

编辑/陈畅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