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恩施一村民反映粮食直补没得到,种包谷喂猪没补钱,咋回事?
2019-01-08 10:02 云上恩施

原标题:粮食直补没得到,种包谷喂猪没补钱,咋回事?

两通免提电话消疑虑

“胡委员,您是纪委的,有个事我要反映一下,我2018年的粮食直补比2017年少了一百多元,但有人又比2017年多了几百元,我怀疑黄某有问题。”2018年11月初,恩施市新塘乡峁山村,一位村民对该乡纪检监察干部胡楚星直言。

胡楚星正是为此事而来。黄某曾任该村村干部,现已离职。乡纪委接到有关他的问题举报。

见纪委的干部来调查,群众纷纷凑过来,你一言我一语:

“我的粮食直补到现在都没有得到,是不是黄某贪了?”

“我在扶贫政策宣传册上面看到,种包谷喂猪要补钱,怎么没给我补?”

……

现场甚至有群众直言:“不是我们不相信您,您现在也是村里‘尖刀班’一员,肯定会维护村里的干部。您直接打电话给主管部门,让他们来回答,让我们都听一下。调查就是要公开透明。”

面对众多群众的疑虑和不信任,胡楚星现场把群众召集在一起,用免提拨通了财经所的电话。

财经所工作人员立即作出了答复:“2017年的粮食直补标准是81.41元每亩,2018年是67.25元每亩。另外,因为2018年的粮食直补面积是按土地确权的面积来的,所以在面积上有变化。没有得到钱的,有几种情况,一是土地确权有争议,二是粮食直补存折账号姓名有错误。”

听完财经所工作人员的解释,一位年长者说话了:“是的,我家里面积比以前多了。讲个老实话,过去为了少交农业税和提留,面积量少了报的更少,2017年一确权,都快翻倍了。”

看来现场电话的方法很有效,胡楚星灵机一动,又拨通了乡扶贫办主任黄四清的电话,请他现场解释下群众反映的喂猪种包谷以奖代补问题。

黄四清也马上作了答复:“以奖代补政策是针对有以奖代补资金的贫困村,新塘乡只有校场坝、前坪、保水溪3个村有,峁山村2018年是没有以奖代补资金的,这个事要请你们理解,也要相信我们的村干部。”

听了黄主任的解释,大家都说误会了村“两委”的干部了,“他们一天跑来跑去也很辛苦,确实不好意思。”刚刚还在反映问题的一位村民说。

一次信访调查核实就在两通电话中结束了,举报人在回复函上签下了“满意”二字。

回到办公室后,除将调查核实结果形成材料上交外,胡楚星在工作日志上还郑重地写下一段话:扶贫领域无小事,贫困户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有时会有因沟通不当导致贫困户的误解,甚至对扶贫干部不信任。因此执纪监督不能简单地片面地去找问题,而要深入剖析问题,公开透明地给群众答疑解惑,消除干群感情中的隔阂,促进干群关系融洽团结,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

短评——

扶贫路上不忘沟通

□ 王 敏

恩施市新塘乡纪委接到有关干部的问题举报,现场调查时灵机一动采用打免提电话的方式,打消群众的疑虑和不信任,为干部澄清了清白,收到很好效果。

这说明,扶贫路上靠的不仅是一腔热血和埋头苦干,更需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交流。

在决战脱贫的过程中,广大扶贫干部如果不注重和群众沟通交流,便会出现文中这样因沟通不当导致贫困户的误解,甚至对扶贫干部不信任。其结果,贫困户心存不满,扶贫干部也会因做了工作不被理解而满腹委屈,导致影响干群关系,甚至影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由此可见,只要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凡是群众不懂的就积极回应、耐心解释,公开透明地为群众答疑解惑、宣讲政策,就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扶贫工作也会事半功倍。

来源:恩施日报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孙跃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