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中国旅游报》刊发州旅游委副主任胡福先《全州上下一盘棋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署名文章。文章从“高点定位,实施绿色崛起第一战略”“全业融合,擦亮对外开放第一品牌” “集群发展,打造产业带动第一引擎” “共建共享,探索精准脱贫第一路径”“ 民宿发展,构建乡村振兴第一抓手” 五个层面进行了总结,系统推介恩施州全域旅游发展经验。
2016年2月,恩施州成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整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单位。近年来,恩施州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助推绿色崛起、决战贫困、决胜小康,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6年、2017年,全州旅游综合实力蝉联全省“五强”,游客满意度蝉联全省第一,2017年旅游发展环境综合指数位居全省第一;2018年,恩施州在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交流发言,民宿发展做法在全国以乡村民宿促进全域旅游现场会上作书面交流,省委办公厅2018年第二期《参阅件》推广恩施州《以民宿旅游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经验。
附:署名文章原文
全州上下一盘棋 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胡福先
近年来,湖北省恩施州紧紧抓住全州整体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这一重要抓手,奋力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努力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全域旅游在恩施州已经成为绿色崛起第一战略、对外开放第一品牌、产业带动第一引擎、精准脱贫第一路径、乡村振兴第一抓手。
高点定位,实施绿色崛起第一战略。坚持把旅游业放到全州大局中谋划和推进,让全域旅游成为各级各部门的共识共为。一是在目标定位上突出“第一位”。州第七次党代会和州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的形象定位,将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作为未来五年发展的主战略、总任务;州委七届四次全会决定,将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作为四大产业集群中的第一产业集群来打造。二是在组织领导上突出“一把手”。州委书记担任全域旅游委员会主任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组长,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部署全域旅游规划、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工作,推动鄂旅投、省交投的重大旅游项目,州人大、州政协的一把手分别就全域旅游开展视察和调研。三是在管理体系上突出“一盘棋”。坚持多规合一,州政府发布了《恩施州全域旅游规划》,以此融合生态、产业、国土、城镇等规划。出台了《恩施州旅游资源统筹管理办法》,将旅游资源管理、规划与开发权限上收到州政府,实行全州上下一盘棋,杜绝低门槛进入、低水平建设、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
全业融合,擦亮对外开放第一品牌。一是农旅融合,擦亮乡村旅游品牌。恩施州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州,湖北旅游名镇、旅游名村分别达到5个、15个,新增2个“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示范基地、7个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二是文旅融合,擦亮文化旅游品牌。举办湖北茶文化旅游活动启动仪式暨宣恩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节、长江三峡(巴东)纤夫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节会活动,全州共有6台演艺节目转化为旅游产品。三是交旅融合,擦亮交通旅游品牌。总投资35亿元、联结8县市的千公里绿色生态旅游公路基本建成,与省交投推进战略合作,制定旅游交通专项规划,积极推进新的千公里生态旅游公路、318风景道等建设,变交通干线为风景廊道。四是城旅融合,擦亮城镇旅游品牌。以旅游的理念规划城镇,以景区的标准建设城镇,以游客的眼光管理城镇,恩施、利川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巴东、咸丰、建始、来凤成为湖北旅游强县,恩施州城和利川城区按照5A级景区标准,其他6个县城按照4A级景区标准,乡镇按照A级景区标准进行打造。五是航旅融合,擦亮航空旅游品牌。开通了十四条航线,直飞多个骨干客源地城市,规划通用航空,启动低空飞行旅游项目,实现“航空带着旅游飞、旅游带着航空玩”。六是养旅融合,擦亮度假旅游品牌。大力发展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全力打造硒旅游线路产品,补硒之旅、度假恩施备受青睐。
集群发展,打造产业带动第一引擎。致力推动旅游业内涵式、高质量、集群式发展,充分凸显旅游业在州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一是旅游高速增长,促进全州产业结构越来越优。2017年,全州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0%,旅游业增加值约占GDP的15%,旅游经济高速增长推动了全州经济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二是旅游投资强劲,促进全州经济底盘越来越稳。谋划了千亿元生态文化旅游产业集群项目库,3个项目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5个项目入选全省优选旅游项目,2017年在建旅游项目完成投资20.24亿元,同比增长55.08%,今年计划完成旅游投资60亿元。三是旅游招商火爆,促进全州发展后劲越来越强。鄂旅投公司未来三年将在恩施州增加投资100亿元,重点实施“八大项目”。
共建共享,探索精准脱贫第一路径。我们坚持“旅游是扶贫的金翅膀、扶贫是旅游的主战场”,让旅游扶贫在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上担当作为、做出贡献。一是推进要素带动型扶贫。整合核心景区、乡村旅游等旅游要素资源,辐射带动贫困群众就业直接增收、发展特色产业增收、发展旅游上下游产业增收。二是推进双创驱动型扶贫。以建设旅游综合体为平台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吸纳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进行旅游创业就业,建设一批乡村旅游创客基地,增强扶贫内生动力。三是推进示范引领型扶贫。每年建设24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将培植精品民宿、发展乡村旅游、改善基础设施、树立文明乡风等作为示范村建设的重点,为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探索路径。
民宿发展,构建乡村振兴第一抓手。坚持把发展民宿旅游作为全域旅游的重要板块,突出特色,突破发展,全州共发展精品名宿2000余家。通过发展民宿,让传统手工艺品变成旅游商品、古朴民居变成休闲新居、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变成游客体验乐园。通过电商平台确立了长期订单,彻底改变了农业消费模式和农产品出山难的困境,让山区小农业与城市大市场有效对接,农业有了新希望。通过民宿发展倒逼民宿村交通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更加整洁干净;特别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农村涌集,为乡村发展振兴集聚能量,丰富乡村生活,农村有了新生机。民宿发展不仅增强了农民主人翁意识,而且带动农民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的改变,成为乡村旅游的服务者、乡村旅游产品的提供者、乡村旅游的经营者、乡村文明的传播者,农民有了新活力。
来源:云上恩施 通讯员 湖北省恩施州旅游委副主任胡福先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