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至25日,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柯俊到来凤县、宣恩县调研精准扶贫工作,强调各级干部要有为民情怀,进一步转作风,不松劲、不歇气,着力夯实基础,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州委常委、州委秘书长郑开国,副州长夏锡璠参加调研。
柯俊深入来凤县旧司镇马家沟村、大河镇栏马山村和双凼槽村、三胡乡安子村、革勒车镇豹子沟村和鼓架山村,以及宣恩县沙道沟镇两河口村、龙潭村和酉水苑安置小区,了解各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等工作。马家沟村发展1200多亩茶叶,助力百姓增收;栏马山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内,村民们正忙着栽种果树,一旁的香菇产业基地大棚正在搭建;双凼槽村建成1000亩油茶产业基地,新修和硬化油茶产业路5.9公里;安子村汤家坝大桥建成通车,罗家堡大桥即将竣工,将彻底解决百姓过河难题;豹子沟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面完成,发展了藤茶、龙虾等特色产业;鼓架山村通组公路硬化达到85%,每组可用上动力电;两河口村正对彭家寨进行修缮;龙潭村因地制宜种植白柚、百合等;酉水苑安置小区开设“四点半”学堂,供小区学生集中学习,引进多家企业解决群众就业。
柯俊指出,各村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色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成效明显。各级干部千万不能松劲、歇气,要有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树牢“家”的意识,下沉一线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导方法,做到人到、心到、办法到,把基础工作做实,把群众工作做细。要摸清“家底”,聚焦重点,做到“六个精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水电路网房等方面短板;发挥产业、就业关键作用,把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帮助贫困群众就业;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科学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发挥安置点企业带动就业作用;做细群众工作,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科学保护和利用文物古迹、传统古村落。
柯俊仔细询问各村党支部党费交纳、流动党员管理、“三会一课”开展等情况,强调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支部书记“头雁”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脱贫攻坚“底板”更牢固。他还慰问了困难群众、老党员,看望了一线帮扶干部。他要求,各级干部要关心困难群众和老同志,把他们当家人,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各级党委、政府要多关心爱护驻村帮扶干部,驻村干部要高度重视人身安全,把工作做好,把身体照顾好。
相关县市及州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刘德国
原链接:http://www.enshi.cn/2018/1227/690690.shtml
实习编辑:向静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