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恩施这个地方惊现“佛光”!
2018-12-23 18:05 云上恩施







这道“佛光”是《地理·中国》摄制组和喀斯特地貌专家万新南,在深入恩施大峡谷实地考察时拍到的,实际上它是个圆形彩虹。除此之外,他们还见到了回音壁、云海等特殊现象和景观。

央视《地理中国》栏目组一行在今年春季对恩施大峡谷进行了为期2个多月的拍摄,探秘恩施大峡谷亿万年的地质构造,央视CCTV-10在2018年12月21、22、23日下午的5:33连续三天播出恩施大峡谷系列节目,节目名称为《深谷谜柱》(上、下)《地缝寻踪》。

专家认为,恩施大峡谷的地貌在喀斯特世界里独树一帜,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美学价值。

一、恩施大峡谷中,连片的绝壁林立,山中还有许多高达百米的巨型岩柱,其中两座更是被百姓们视为护佑一方苍生的神物。它们叫做“一炷香”和“朝天笋”,分别矗立于峡谷的东西两侧。在可溶于水的石灰岩地区,能形成高度超过百米的巨型岩柱,非常不可思议。

“一炷香”附近岩柱群

二、更奇特的是,虽然位于同一峡谷中,但“一炷香”和“朝天笋”附近的地形却截然不同。



随着考察的深入,《地理·中国》摄制组和专家慢慢揭开了这些“不可思议”背后的奥秘▼

“一炷香”能屹立千万年不倒的原因

来到“一炷香”附近后,队员们发现,这根屹立了千万年的巨柱造型奇特,上宽下窄,柱体上还密布着纵贯上下的巨大裂隙。

专家发现,“一炷香”位于峡谷西部,那里属于地质构造中的向斜核部地区,相对稳定,因而岩柱体能够长久保存,形成了林立的巨柱。

巨型岩柱的成因

恩施大峡谷中的石灰岩非常特殊,厚度超过1000米,异常致密坚硬,长久以来,在地质应力的作用下,形成了密布岩体的垂直裂隙。

而在久远的地质年代中,这个区域拥有超强降雨量,在雨水的垂直冲刷切割下,岩层沿裂隙不断风化崩塌,最终形成粗细不一、高矮不同的巨大岩柱。

“朝天笋”处于地势中的背斜位置,它的岩层质地没有一炷香那么纯粹,岩层也并不水平,由于地质力的影响,会逐渐产生坍塌。因此,“朝天笋”成为峡谷东侧硕果仅存的一根巨柱。

攀登采样

专家对岩石进行分析

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地理中国》 20181222 深谷谜柱(上)



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地理中国》 20181222 深谷谜柱(下)



视频来源:央视网



《地理·中国》栏目组拍摄花絮

















新闻链接

2009年10月17日CCTV-10《走进科学》栏目报道了“擎天一炷”不倒之谜,2012年景区邀请美国探险家迪恩.波特在“一炷香”旁创造了41米无保护措施的高空走软绳的纪录。

2013年美国CNN把“一炷香”评为中国最美的四十个景点之一;2013年美国国家地理在恩施大峡谷拍摄了最美喀斯特地貌风光片,于2014年美国国家地理正式推出恩施大峡谷地貌风光片。

来源/央视科教

责编/孙跃

编辑/陈畅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