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山城崛起——改革开放40年看咸丰城建
2018-12-13 15:00 云上恩施

云上恩施报道(咸丰通联记者 向炎坪)  40年来,偏居湖北恩施西南一隅的咸丰山城,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街道的建设变化大,原来就是一条老街,有一条解放路,现在就变化比较大,一个是沿河路,一个是楚蜀大道,一个是鄂州大道,现在都是高楼林立,有个绕城线,都形成街道了。原来只有一个校场坝,现在就改成南门广场,皇城广场,大众广场,所以这些变化我觉得都是比较显著的。”现年82岁的邓国祺老人是县住建局的退休干部,从事城建工作近40年。谈起40年的变迁,他感慨良多。

解放初期到1978年,咸丰城市建设在曲折中前行,由于县域经济条件落后,直到1983年才有全县第一个《咸丰县城(高乐山镇)总体规划》。2000年以后,咸丰城市建设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期间,先后于2003年,2008年修订了城区总体规划,城区发展建设进入快车道。

改革开放40来,全县城镇道路、桥梁、绿化、排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基本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建筑业、房地产业住建领域两大支柱行业带动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老旧棚户区改造使城市旧貌换新颜,咸丰新城建设日新月异,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商业综合体、优秀商品住宅小区为城市增光添彩。

观音桥集贸市场消防通道改善是老城区规划建设及改造的一个缩观音桥集贸市场消防通道改善是老城区规划建设及改造的一个缩影。从一片菜地到现如今大型农贸批发集散地,观音桥的发展见证了咸丰城区发展从无到有,从杂乱不堪到日益完善。

“原来都是一片菜地,原来这里没得路进来,就是很怕失火,现在消防通道修起了之后老百姓都觉得有了安全感。改革开放40年变化确实太大了。”居住在此几十年的观音桥老住户田文江也不禁感叹。

在城市建设中,我县高效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启动城区污水管网全覆盖项目建设,对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升级改造,持续推进“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城乡更美”生态综合治理。目前所有乡镇厂区及管网均已全面动工,完成投资5100万元。县域生活垃圾中转站全面动工,6个垃圾填埋场主体工程完成80%以上,启动忠堡镇马倌屯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全县已建成污水管网共6722米。正在建设青龙嘴至太平沟、水淹坨至原县政府桥头、楚蜀一桥至新桥共1.3万米污水管网工程,届时将实现主城区管网雨污分流全覆盖。

咸丰老城区的改造正在加快进行,咸丰新城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作为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大引擎,它承载着全县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眼咸丰大道,两侧配套的十个大项目,47个子项目建设正在进行之中,总投资220亿元的咸丰新城的雏形正在显现。目前,全线征地拆迁已实现土地征收、房屋拆迁、坟墓搬迁、杆线迁移“4个100%”,累计完成工程量的90%。一座新的山城将矗立于武陵大地。

“新城建成后将极大的拉伸城市骨架,新城总体面积达到17.9平方“新城建成后将极大的拉伸城市骨架,新城总体面积达到17.9平方公里。成为咸丰的主城区、核心城区、龙头城区,成为展示我县城市历史、发展、未来、文化的‘城市客厅’。”新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陈君红谈起未来新城,也激动不已。

回望老城,可以看见历史,展望新城,可以看见未来,40年的沧桑巨变让山城咸丰不断壮大,一次次的倾力建设,一次次的合力打造,使得楚蜀屏翰历久弥新,变得愈发靓丽,魅力四射。

责任编辑:郜月飞

主编:龙梅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